省市县(区)河南省济源市学校沁园中学姓名:陈海燕研修帐号:xy0602156@yanxiu.com题目:直面“下马威”——发生在研修中的难忘故事【案例背景】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每年要担任三四个班级的物理课教学,人数太多。所以,刚接的班级很难有学生在第一节课上给我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年接的八年级四个班中八(1)班的郭浩然和杜永康在学期初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为什么呢?在我上的第一堂课上,他俩就好像是背对背挤在一张凳子上,我装作无意悄悄地走进他俩。一看,原来并不是坐在一张凳子上。而是俩人把凳子靠得很近,被部紧贴在一起,不时的还玩儿“挤背”的游戏。任教十几年,还没有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就如此放肆,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但是,面对如此“下马威”我没有借题发挥,大发雷霆。等到下课之后,向其他的老师、学生了解了这两个学生的情况才知道,他们属于课堂小动作多,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的类型学生,课堂上并无什么大过。一时间,怎样与这样的学生打交道就成为我日后经常思索的问题。【过程成因分析】像郭浩然和杜永康这类学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出学习兴趣低下、缺乏学习动机、上课时经常走神、玩小动作等情况。他们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导致每次轮到他们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嘲笑他们;他们的作业也存在很大问题,字迹潦草,错误率较高。于是我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的各方面举动特别关注,发现他们上课与下课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他们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觉得他们属于学习型学困生,而不属于品行型学困生。从上面的事例中看出,学习型学困生的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智力正常,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由于成绩下降使得学习上缺乏信心,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还要经常与他们交流互动,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学施教”才能使他们改掉曾经的坏习惯,获得各种情绪上的满足,逐渐走向正轨。【采取措施及效果】在此期间,我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参与了教育部“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听了一个个讲座,观看了一个个案例,其中《交流互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讲座均使我受益匪浅。因此在转化这类学困生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多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其偶尔获得成功,让学困生从学习中得到自我满足感和较大的成功感等良好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激励教学法”,鼓励他们努力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如上课经常提问、下课及时辅导。同时,如果发现他进步,哪怕他们只有很小的进步,教师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情绪和体验。所以以后在课堂上对于杜永康和郭浩然,我也采取了一些相应地措施。例如:上课经常提问他们时,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适合他们问题,一旦他们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下课抽空就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爱好,并鼓励他进行深入研究。在了解到他们对物理实验非常感兴趣,我就给他们开“小灶”,经常给他们演示一些趣味小实验,如:凸透镜烧火柴、漏斗“吸住”乒乓球等等。不久,他们的物理课上课效率明显提高。第二,培养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恢复他们的自信心,成就他们“自己还能行、自己还是可造之才”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特点,教给他们学习,记忆,思维的正确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学科知识体系,进而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向他们的班主任了解到这两个学生的数学较好,我灵机一动,凡是物理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尽量让他们发言,让他们自己解决,成为他们自己的成就。比如在学习《声现象》时,学习回声知识时,曾经遇到这样的题目: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以上,人耳就能把原声和回声分开;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根据这一常识,要使会议厅里听到的讲话最清楚,在修建时,会议厅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