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鹤楼送别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重点:1.诗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2.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难点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仔细体会,通过反复的、个性化的朗读,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基本考点关键词语、以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学法边读边思边议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该古诗3.师范读4.自由读,读准字音。指名交流李白的诗5.齐读,指名读。6.揭题:25黄鹤楼送别,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2)读顺课文(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2.检查(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2)出示词语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饯行飞檐凌空远眺脍炙人口誉满天下伫立凝视敬仰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b、齐读(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5)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三、识记、书写生字生自由读质疑根据要求初读课文、思考指名读词语齐读、理解指名分节朗读评优缺点回答上述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难点: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法引学法学法自学为主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出示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交流齐读课题再读课题质疑二、精读课文1.自由读文,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2.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3.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4.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1)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2)“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3)“下”是什么意思?(4)自己把诗意说一下。5.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6.指名回答板书:依依惜别7.自己试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8.下面一段是他们的话别。板书:话老师想请同学起来表演,表演前,请你们先把两个人说的话读通顺,然后,同桌分角色读。开始。9.学生自由练读,表演。10.下面我们要招聘小演员了,谁想演李白?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b、评价c、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出示孟浩然的话)读读孟浩然的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e、谁来把孟浩然的话读好?指名读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11.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