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东区政工师述职答辩复习题一、理论题1、如何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党中央要求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苏联解体的教训之一,就是党的基层细胞坏死了,失去功能了,苏共优秀的治党理念和举措后来没有坚持下去,甚至改弦易辙,党员数量虽多了但质量下降了我们党有8700多万党员、430多万个党组织。这样一个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教育管理好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强调的是政治合格,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讲规矩、有纪律,强调的是守纪合格,就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奉献、有作为,强调的是履责合格,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2、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这句话?内在规律。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抓长,就是反复抓、抓反复,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形成长效化保障,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只有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坚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才能让作风建设深入人心。3、谈一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在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新要求,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政治上说,学习讲话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从实践上说,学习讲话对于科学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从方法上说,学习讲话对于增强党员干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具有深远的导引作用。从理论上说,学习讲话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实现学以致用,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4、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可以从以下这3个方面加以把握。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拓展和深化。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的是发展问题,而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这第一个“全面”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实现“一个中心”的根本保证。而“四个全面”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动力、法治支撑和政治保障,这3个“全面”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四个全面”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内涵的拓展和深化。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蓝图。讲现代化发展战略、治国理政等,必然要讲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思考和论述。邓小平认为,在确立了现代化发展目标后,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有清晰的蓝图。邓小平曾经用“心中有数”来形象表达这个蓝图。比如,1986年9月,邓小平在论述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时指出,“改革总要有个期限”,并要求党的十三大要拿出改革的“一个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论述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时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