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近年来,河西走廊渐渐从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中淡出,现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当地制种玉米生产苗期需水少,但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拔节抽穗阶段需水量大。下图为我国玉米制种区分布图。完成1、2题。1.河西走廊淡出我国商品粮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A.年降水量少B.水资源短缺C.耕地面积减少D.土壤污染加剧2.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与图中其它四区相比,正确的是A.较①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B.较②区夏季水源更为稳定C.较③区更适合机械化制种D.较④区昼长更长,光照足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完成3、4题。3.该月为A.1月B.4月C.7月D.10月4.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某游客从下图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下图为某区域热力图。完成9、10题。5.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A.GPSRSB.GISRSC.GPSGISD.GISRSGPS6.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5~16题。7.下列月份中,R河干流流量最小的是A.2月B.4月C.7月D.12月8.R河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最可能是①海潮顶托作用强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③河口地壳的上升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气象学上将秋冬季地面最低温度≤0℃的最初日期定为初霜日。将9月1日定为第1天,记为1,建立初霜日期序列。读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初霜期分布图,完成21~22题。9.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霜期越早作物的生长期越短B.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无霜冻现象C.初霜期与热量带分布基本一致D.初霜期与气温年较差分布一致10.影响甲地初霜日期等值线稀疏的最主要因素是A.距海远近B.纬度位置C.地形起伏D.洋流影响右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12~14题。1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光照B.水分C.热量D.土壤1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能源供应充足C.种植历史悠久D.生产技术先进1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减少蔬菜对外依赖1AB导航规划路线通畅拥堵严重拥堵地铁出入口大型商业区风景区第9、10题图第1、2题图④区河西走廊③区②区①区④区河西走廊③区②区①区90°100°110°120°40°玉米制种基地图例国界河流省界④区河西走廊③区②区①区④区河西走廊③区②区①区90°100°110°120°40°玉米制种基地图例国界河流省界第3、4题图R大西洋0°20°60°40°304050607080甲研究发现,死海(乙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湖。结合下图,完成15~16题。14.图示乙湖水面最高的月份可能是()A.2月B.5月C.9月D.11月15.近年乙湖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断裂凹陷B.截留甲河径流C.降水南多北少D.人类围湖造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16.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17.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阅读冰岛简图,完成5-6题。18.图例X表示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A.森林B.湖泊C.冰川D.牧场19.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