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地质灾害治理整体方案为切实做好20XX年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全区地质灾害种类及重点防汛期(一)地质灾害主要灾种。我区地质灾害以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即6到9月。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及区域(一)省级地质灾害隐患3处。分别为。1.门楼镇上许家村泥石流;2.门楼镇姜家夼村泥石流;3.高疃镇王家庄村西北采空塌陷、地裂缝。(二)区级地质灾害隐患4处。分别为。1.杜家崖金矿(采空塌陷、崩塌);2.门楼马山火山灰采矿场(崩塌);3.福新黄家采石场(崩塌);4.高疃老官庄采石场(崩塌)。三、地质灾害隐患防范措施(一)门楼镇上许家村泥石流。上许家位于山洪沟汇流处下游,地势较低,山坡较陡,流域面积达3000多亩。同时,流经上许家村的河道偏窄,生活垃圾较多,且存在一段裸露河道,在遇强降雨时,河道排泄难度增加,对附近居民构成较大威胁。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疏浚桥上河道60米,桥上30米处河东侧浆砌河坝,坝后填土压实。2.当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时,要启动防灾应急预案,及时将村东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3.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保证汛期水流通畅。第1页共4页4.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如遇强暴雨,要及时启动防治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要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和及时汇报制度。5.在河道险要位置设置地质灾害警示牌。(二)门楼镇姜家夼村泥石流。姜家夼村南面地形地质条件与上许家村相似,汇水面积较大,水库位于村南1.5公里处。存在的隐患主要为水库旁溢洪道较窄且堵塞,河道流经村庄部分生活垃圾较多、水流不畅。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宽水库溢洪道,两侧砌坝,乱石护底,溢洪道建生产桥一座,建泄洪闸一处,保证汛期排洪顺畅。2.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疏通清理,保证汛期河道通畅。3.在河道险要位置设置地质灾害警示牌。4.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时,对水库坝体稳定性进行全面巡查,出现险情及时将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三)王家庄铜矿历史采区采空塌陷、地裂缝。王家庄铜矿现有三处采空塌陷,面积达1706平方米。须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2.在险情影响范围周围设立警示牌(3—5处)。3.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一支监测督察队伍,对各种不稳定现象进行定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理,组织人员疏散,紧急避险。4.尽快委托资质部门对居民区范围内进行全面勘查,查明采空区分布、规模、特征、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治方案,及时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四)区级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上述四个区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埋设警示标志,加强动态巡查,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将责任落实到村、人,严防地质灾害发生。四、工作要求(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力度。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国土分局。各镇街也要第2页共4页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针对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和防治重点,制定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和应急制度,明确责任、落实资金,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二)进一步强化汛期巡查,扎实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各镇街、有关单位要加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的巡查,特别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要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并积极向灾害隐患区(点)所在单位介绍防灾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值班人员的培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对重大隐患点、危险点要责成防灾责任单位提出防治和应急抢险预案,落实灾害点监测、预警、应急防御措施以及预定避灾地点、撤离路线等。要进一步落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