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在身边》有感信手翻开《好教师在身边》,曹瑾、赵世术、郑持红、刘晓华、陈文林……一个个响亮名字映入我的眼帘,他们那感人的事迹,那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心灵为之触动,令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曹瑾,XX县区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她用自己二十三岁的短暂生命,为27名农村留守儿童塑造了一个最美的乡村女教师形象,为千千万万农村孩子描绘了一幅满山红叶似彩霞的画卷。回想自己,我不禁有些汗颜,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经常感叹个人力量的微弱,抱怨生活的不如意,甚至滋生过弃教跳槽的念头。而曹瑾老师,一名88年出生的年轻人,居然放弃了在重庆主城工作的好机会,毅然回到XX县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从教,靠的是自己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她的身上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赵世术,他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靠妻子背上讲台。手指严重变形不能弯曲,上课无法板书,他就用橡皮筋把粉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手痛得不能拿书,就把书搂在怀里讲课。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常埋怨老师工作艰辛而繁重,感慨老师是蜡烛虽照亮了别人,但也燃烧了自己,感慨老师是春蚕,吐尽了丝的时候就是生命的终结,在工作中埋怨,在埋怨中工作。当读到赵世术老师事迹时,我的眼睛滋润了,为赵老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执着感动了。他像一支蜡烛,加速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只为让山里的孩子学到知识。王洪春,教他们读书、识字、算算数、唱歌,和他们一起打球、游戏,教他们学会健康干净地生活,她给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的光明和师爱的温暖。她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乐教,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坚持。而我们不是有许多老师常常埋怨工作环境不好,说所在的学校偏僻而闭塞,想方设法地调动吗。而她——王洪春,一个纤弱的女子却独自一人默默无闻地撑起一所学校,她考虑的只是那二十几个学生会不会失学。难道我们的心灵没有一点点触动吗。第1页共8页她们是孩子们头上那一片蓝蓝的天,就是他们心里那一轮是暖融融的太阳。身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我们要有“一心教书,全力育人”的红烛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岗位,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努力为农村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七日第二篇:读《好教师在我身边》有感读《好教师在我身边》有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读了《好教师在我身边》,认识了一群优秀的教师,领略了无数感人的事迹。曹瑾、赵世术、刘红廷、王洪春、傅红、刘晓华""群星闪耀,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一位负责的教师在授业,一位尽职的教师在解惑,一位优秀的教师在示范,一位卓越的教师在启迪。这也让我不禁想起了在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感动。他们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和满腔热情,他们对学生的那份真诚、质朴的爱,他们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让人感慨,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如何做人,体会可谓深刻,下面就谈一谈。海纳百川,才成就了大海的浩瀚。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智者。向优秀者学习,向前辈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这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可谓活到老学到老,最终达到一种境界: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学校很多年轻的教师做得很好,比如,我们在如火如荼的合作学习、打造有效课堂的课改中,田敏老师身先士卒,一次次尝试,摸索,探索怎样的分组才能更利于学生的合作,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每上第2页共8页一课,都要在网络上查找无数个ppt,取其精华,只是为了给学生展现一个更完美的课堂。确实,在教育新形势下,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合作中学习,从探究中学习,甚至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