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VIP免费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_第1页
1/17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_第2页
2/17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_第3页
3/17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赵军伟暑假里,细读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校课堂密码》,心中倍感震撼。每每目睹封面上的那句简介——“一位草根教育专家的课改宣言,一份高校课堂完整解决方案”,我都禁不住心生赞叹。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一直实践在教学一线上、时刻未曾脱离过课程改革的“草根教育专家”,因此才有发言权。他对“高校课堂”的完美阐释是极有权威性的,是令人心悦诚服的。何谓“高效课堂”。作者认为。高效课堂是在新的课堂观、效率观基础上诞生的,它与传统课堂单纯以分数为旨归,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的效率观大相径庭,而是主张在课堂上要演绎“生命的狂欢”,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的偕同共振才是高效课堂的价值所在。而高效课堂的秘诀,不一定非得创新,回归课堂的本质和规律,应该是当务之急。这本书致力于高效课堂本质与规律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效课堂的背景根基、核心概念内涵、使命担当和品牌个性特色来展开,共分十四章。每段文字中,都有作者独特的视野和观点。在“高效课堂大揭秘”一章中,作者提出一问:“课堂是否有乾坤。”令人耳目一新。作者认为:学生是“天”,教师是“地”,“地”永远不与“天”争精彩,而是以“天”的精彩作为自己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师者最大的精彩。《易经》的启发之于课堂,竟是如此贴切。作者认为,课堂的艺术,就是动与静的艺术。他将高效课堂“生命狂欢”的基本形式界定为“六动”——动手做,动脑思,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反对以教师的动,替代学生的动;以教师的动,强迫学生的静。我们追求:动贵自动,静在自醒。从而将“动”、“静”阐释得淋漓尽致。作者还提出了“信本课堂”这一新概念。自卑是禁锢智慧的绳索,自信是引爆智慧的火种。但自信从哪里来。口头语言第1页共17页表达、书面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表达都是达成自信的基本形式。自信是快乐的基础,表达是自信的不二法门。从而揭示了学生为什么“我展示,我快乐”的生命密码。另外,作者的课堂“动车组”理论也独具匠心,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引领。关于习惯的养成,书中的做法很值得老师们借鉴和学习。比如:最基本的读写姿势、板演卫生的习惯养成、低声交流的习惯、脱稿表达的习惯等。课改深处是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培养。我一直在想,如果作者没有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课改追求,那他哪来这一双慧眼,把高效课堂看得如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啊。这正是他痴迷于高效课堂多年来的心血和经验之谈啊。作者特别注重生活化教学。他提出的课堂规律——“温故知新律”就标新立异。他将“故”解释为“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作者认为,知识的根基在生活中。人的大脑总是对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印象深刻,而对单纯的知识的记忆最容易模糊掉。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既是检验知识效用度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知识建构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当前课堂上老师一味激励“零批评”的现状,作者给出了临床诊断书。他认为:课堂需要激励,但却不能拒绝批评,学生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当然批评应该建立在尊重、理解、责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学生如果天天生活在激励的赞美之中,他们的性格将会变得脆弱。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频率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激励失之严谨。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激励学生时千万不要走入极端。我们要让学生将优秀变成习惯,而不是把优秀变成图表扬。切记切记。作为一位长年实践在课改一线的教育专家,作者提出了“新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指导老师们的教学。“三维第2页共17页目标记心间,学展点练四连环。没有学、没有展,紧闭尊口不发言。有了学、有了展,师生一起再点练。课堂原本很简单,模式一变一重天。”我觉得,作者的“建模”正是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入模”的操作路径,而“入模”是模仿、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