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庄子·天道》有感VIP免费

读《庄子·天道》有感_第1页
1/3
读《庄子·天道》有感_第2页
2/3
读《庄子·天道》有感_第3页
3/3
读《庄子·天道》有感《庄子》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古典哲学著作。而庄子,他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造诣可与同时代屈原的“骚赋”分庭抗礼,所以,明末时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庄子》和《离骚》列为我国“才子书”的前茅。我爱读《庄子·天道》,庄子的散文之美在文学史上是早有定论的,每次读得兴起时真是爱不释手,今天又读《天道》七章之一,现将此文摘录部分与大家共享: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於天、通於圣、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则江湖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地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第1页共3页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齑”(电脑上无字,以此字代)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於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为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魄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於天地,通於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译。天道施行,而无所积滞,所以万物生成;帝道施行,而无所积滞,所以天下归顺;圣道施行,而无所积滞,所以天下信服。明白上天,通达圣哲,而无所不通於帝王之德的人,他的自然行为幽然静默而无不静定的。圣人的静定,并非说静定好,所以才静定,而是因为万物都不能搅扰他的内心,所以才静定。水静,则可照见人的须眉;它的平正法则,使木匠取之法则而制出水准器。水静定而清亮,何况是圣人内心的静定呢。它是天地和万物的明镜。这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便是天地的平正,道德的顶峰。所以帝王、圣人在天下是安息的。安息则能虚无;虚无则能充实;充实顺乎理性。虚无则能静定;静定则能运动;运动得到本然。静定而无为,无为,任事者各尽其责。无为,能够从容自得;从容自得者无忧而得长寿。这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便是万物的本元。明白此理往南为朝,便是帝尧一样的君主;明白此理往北朝君,便是大舜一样的臣民。以此心态处上位,便是帝王、天子的德业;以此心态处下位,便是圣哲、无冕之王的道行。以此心态隐居闲游,江湖山野人士都会折服;以此心态为官治国,则功大名声显赫,天下一统。静处为圣人;行动为王者;无为而自尊贵;朴素,是天下第2页共3页没有美能够相比的。明白天地之德的人,叫作大本大宗,是与天地相和者;所以均调天下与人民相和。与人民相和叫作人间之乐趣;与上天相和叫作天上之乐趣。庄子说。我以它(天之乐)为师啊。我以它为师啊。杂糅万物不觉得它暴戾;德泽万世不觉得它仁慈;比上古时代还长,并不觉得它长寿;它覆盖和承载着天地,雕刻出自然界的种种形象,也不觉得它工巧。这就是天之乐。所以说。知天乐者,其生存是顺天而行的;其死亡也是随物而化的;静定时与阴气同德;行动时与阳气同流。所以,知天乐者,无天的怨恨,无人间的是非,无事物的拖累,无鬼神的责难。所以说。他行动时拟象於天;他静定时取法於地;一心定而天下归顺。他的精神,不受鬼神的作祟;他的身体,不会疲倦;一心定而万物悦服。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庄子·天道》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