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第一部分:1.背景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2.范围本图书馆管理系统适应于中小规模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及各院校图书馆3.项目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旨在方便图书管理员的操作,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并使其能更有效的管理书库中的图书,实现了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本系统的服务对象为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用户界面友好,不需计算机专业的专门训练即可使用本系统。4.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设置:包括管理图书馆对外信息和对不同的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进行明确的分工管理。读者管理:对不同身份的读者进行管理,需要设置不同的类型进行高效管理;对读者的信息进行管理。图书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增、删、改,对图书类型的设置和对书架信息进行管理。图书借还:包括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续借图书功能,把对图书的操作写入图书档案。密码设置:每个操作员均有自己的密码,可以防止非本系统人员进入本系统;又因每个人权限不一致,故可以防止越权操作。资料维护:为了存放图书、读者档案的全部数据,本系统将每一本图书和每位读者的信息进行管理。系统维护包括对各种表记录的修改、删除、加等操作。系统查询:可以按图书编号、借阅证编号、读者信息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借书证的补办:不慎丢失,可根据读者借阅证编号进行补办。其它操作:包括修改密码、添加用户等。5.可行性分析A:技术可行性分析目前,虽然各类高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图书管理停留在纸质基础上,但是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为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从处理精度方面看,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对数据处理更为科学精确,而图书管理对数据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系统的实现相当容易。从加快速度的方面看,传统的图书管理效率低,而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得系统效率提高,检索迅速,查找方便。从存储能力要求看,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信息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完全能够满足图书大幅增加的现状,因此技术可行。B:经济可行性如果从开发这个项目所需费用的结果和项目的效益来看是可行的。首先开发这个系统所需要的工具简单,易于维护,安全性也得到可靠的保障。开发费用也比较低。另外,在系统投入使用后,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同时带来许多直接性和间接性的效益。因此,开发这个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C:社会可行性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学校、书店、还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图书馆中,系统一旦开发成功,即可投入到实践中,因此该系统在组织管理中是可行的。D:法律上可行整个系统由于是自行开发,自行使用,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法律上的版权争议。在服务器软件方面,应该使用正版软件,因为整个系统尽管是开发给内部使用,但它毕竟很多部分还是要依靠Internet的,一旦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上,它的操作系统可能会被Microsoft跟踪,如果不是正版软件,将不得不面临民事诉讼的风险结论:本系统有技术支持,需求迫切,且开发难度不大,开发费用低,故开发是可行的第二部分:系统分析是一个从粗到细、由表及里的调查分析过程,即要获取部门构成、各部门所做的工作、这些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流程调查与分析,最终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图书馆概况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管理者或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图书管理和借阅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易忘记、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