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三篇】【篇一】小学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课件教学内容分析《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事物,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方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观、”1个字。(2)知道什么是“对话”。2、过程与方法:(1)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教学重难点: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教学准备:音频、视频、电子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音频导入: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一只井底的小青蛙》。请同学们认真听,歌中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一只孤独的小青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的了解这只青蛙。2、出示课题《坐井观天》。3、学生观察“观”字,并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又”第二笔是长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右边是“见”而不是“贝”,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学生通过书写理解课题中“观天”即为“看天”。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4、介绍寓言特点。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坐井观天》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正确使用生字。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处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二、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初步朗读指导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2)检查朗读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2、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1)理解“井沿”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谁能准确地贴出它们的位置并告诉大家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边上)井的边上叫井沿,碗的边上叫什么?(碗沿)河的边上叫什么?(河沿)床的边上叫什么?(床沿),那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沿”就是“边”的意思。(2)理解“大话”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请你们推断一下老师说的哪一句是谎话?哪一句是大话?例如:a、我的作业没有写,却给老师说我没有带;(谎话)b、我一只手就能把火车推动;(大话)(3)理解“无边无际”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贴图),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宽阔)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出示草原、沙漠、大海的图片)3、了解什么是“对话”它们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请同学们默读2-7自然段,用“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数一数它们之间有几次对话?(有问有答算一次对话,共有3次对话)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它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出示课件)谁来读青蛙的话?(相机指导朗读)这是一个什么句?(问句)问句应该怎么读?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听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1)一百多里有多远啊?(一里等于100米,一百里就等于五万米,相当于在400米的跑道上转125圈)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请同桌两人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