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民营经济总体意见20XX年全区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一起抓,追求“好”字,突出“强”字,瞄准“快”字,实施骨干带动、科技创新、品牌经营和资本运营战略,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力争全区民营经济资产总额、注册资金、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收入、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增长20%以上。一、抓好“三个培植”,提升民营经济规模档次培植壮大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持续投入、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机械、电子、食品、轻纺、黄金5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努力实现集约发展和规模效益。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对强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在融资、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由区领导分别上门赠送匾牌;对年实缴税金首次超过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民营企业,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每年公布年度民营经济规模和贡献50强,对50强企业的行政审批和有关事项办理,给予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优先服务待遇。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和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分别达到45家和20家,分别增加6家和5家。培植壮大上市企业。我区现有上市企业4家,在培育上市企业方面,具有良好的传统和较强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当前企业上市门槛较低,政策比较宽松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对已达到申报条件的正式申报企业、完成改制的重点拟上市企业以及纳入培养计划的拟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和协调服务。今年重点做好恒邦冶炼和富海实业的上市申报和资金募集,继续推进丽鹏包装、东源变压器和仙坛实业3家企业上市的前期准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争取年内全区上市公司达到6家以上,形成第1页共4页上市公司集群效应。二、落实“三项计划”,增强中小企业整体实力落实全民创业计划。进一步放活经营主体,放宽经营领域,增强创业意识,引导创业方向。引导鼓励下岗职工开拓创业、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创业、退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机关干部带头创业,着力培植一批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推动农民向商人转变、打工者或老板转化、个体工商户向企业家转型。以量的扩张推进质的提升,迅速形成遍布城乡、覆盖全区、密集成群的发展格局。确保年内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加300家和1300户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作为加快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鼓励民营企业快速膨胀、提升水平、提高效益。力争20XX年有25%以上的民营企业实现扩大规模或设备更新改造。围绕“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目标,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大做强,力争年有5家成长型中小企业跻身全市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着力发展果汁果胶、食用菌、肉食鸡、石材等产业,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围绕与“斗山机械”等大企业配套,发展机械加工业。搞好相关专业园区建设,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着力培植具有本地特色产业龙头,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力争年内培植产业镇5个、专业村20个,全区至少形成2个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镇、镇、镇成为全省、全市叫得响的特色产业镇。三、推进“三个创新”,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素质推进制度创新。引导民营企业打破家族管理模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落实技术入股、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激励政策,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构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体系,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公共第2页共4页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奖励力度,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内强实力、外树形象,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