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谱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北校区郑昕【摘要】:图形谱在进行音乐体验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填补了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的不足,使体验音乐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本文将分别从图谱的类型与形式、图谱的设计步骤、图谱的运用效能、图谱设计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图形谱有效体验设计步骤运用效能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具有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特征,而图谱教学用线条形状和符号这些可视化形式,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因此,图形谱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体验音乐时丰富了听觉艺术的美感体验。所谓“图谱”,是指利用图像、记号和文字的方式记谱,它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旋律或动机。据中国音乐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就开始采用图形谱的方式进行记录;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经常采用图形谱,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教学中运用图谱,可以具体形象地呈示音乐作品的审美要素——旋律、节奏等,更直观地将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充分运用图形谱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走进音乐,感受、理解、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图形谱进入到音乐教学中,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图谱的类型与形式1、表现旋律走向、节奏长短变化的图谱在音乐教材中,这类图形谱比较多。体现旋律走向的线条,有直线与曲线,粗线与细线,圆弧线,波纹线等,节奏的长短变化通常用歌词的疏紧来表示……这类图谱形象地呈示了音乐的审美要素——音高、节奏等,依据歌曲的旋律走向、音的高低、时值的长短进行设计,更易于学生掌握歌曲,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音乐感知能力,帮助学生记忆音乐。2、表现音型特点的图谱节奏型由各种长短不同的音符及休止符组合而成。在一个音乐作品中,通常会有这首曲子特有的节奏型。例:《土耳其进行曲》(选自奥尔夫教材)【分析】:A段中把音型用表示,只是最后一个音变化,属于变化重复,因此也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连续下行、紧密的节奏,是另外一种音型,用小曲线表示,三个活泼的用三个小圆点表示。整个图谱只用了三个符号,表现了音乐中的三个主要音型,形象明了,抽象概括了音乐的主要特征。例:《马刀舞》(设计者: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郭瑾)曲谱:图谱:【分析】:该图谱中,老师把这个音型用圆点表示,表现同音反复的前进感与较为活泼的情绪,一共出现了四次。把这个音型用表示,既能表现音乐的走向,又能让学生很清晰地知道同音型的乐思一共出现四次。用下行的波浪线表示半音下行的音型,用4个小逗号表示音型。整个图谱以节奏音型展现,简单明了,形象分明。3、表现曲式结构的图谱在这类图谱中,用重复的图谱表现重复的音乐,用对比的图谱表现对比的音乐。如平时经常用□▲□表示带再现的三段体。通过这类图谱,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曲式结构的概念,积累听觉经验,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听赏能力做好基础。例:《蓝色多瑙河》第二圆舞曲(设计者:宁波市江东区明楼中学周依)【分析】:该图谱很好的表现了乐曲的单三部曲式(ABA)。第一乐段主题跳跃、起伏,层层推进,给人以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第二乐段(中段)乐曲情绪随之变得柔和而娴雅,委婉动听,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第三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4、表现音乐乐句的图谱该类图谱中将显示重复或对比的乐思用相同或不同的图形(线条、符号)表示。听着音乐,画着图谱,能够给予音乐精确感觉和理解的图谱体验。例:《铁匠波尔卡》(设计者:宁波高新区万里学校王静)【分析】该图谱把活泼的断音用小榔头表示,快速的连音用上行或者下行的波浪线表示。图谱中很好的表现了四个乐句,并表现了乐句间的相同与不同。5、解决难点的图谱:有些歌(乐)曲的难点,始终会成为体验、感受、演唱的绊脚石,老师通过不停地纠正、不停地唱才得以解决,但这样破坏了歌(乐)曲的美感体验。这时如果设计合适的、巧妙的图谱,通过听、看、唱、画等多种方式、多种感官,让难点顺利解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感体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