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小学2007-2010年学校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学校“科学发展观”,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突显“求稳定、保安全、强质量”主题。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聚焦课堂,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性学校、节约型学校、学习性学校、品牌型学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二、现状分析民乐县顺化乡土城小学,位于顺化乡土城村。学校创建于1932年,经过几次扩建和改建,1994年又拆除重建。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校舍34间,建筑面积672平方米,。学校共有教学班8个(幼儿大班、中班各一个),学生87人,教师8人,其中公办4人,代课教师4人,教师中有大专学历3人,中专2人,高中及以下学历3人,学历合格率达87.5%;小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学校现有图书960册,微机9台,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建有微机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多年来,学校重视素质教育,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三、发展规划1、学校发展方向:(1)办学方向: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创造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根本,到4年后,努力把土城小学办成有一定影响的、具备“三高”特色的小学,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所谓“三高”就是管理的高效率、师资的高水平、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高质量。高水平是基础,高效率是手段,高质量是目的。(2)办学任务:通过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创造教育,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社会活动能力强、具有和谐个性和创造才能的高品位、高水准的跨世纪优秀接班人。2、学校培养学生总体目标:德育方面:以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具有高尚健全的社会主义人格的和谐个性的四有新人,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程,主要是向学生进行的“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智育方面: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创造教育为载体,努力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激发学生求知需要,发展智力、创造力等。体育方面:以健康体育为目的,让学生掌握体育的有关技能、技巧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和保健习惯,锻炼坚毅勇敢的意志性格等。抓好学生的体育锻炼普及率和体育锻炼标准合格率。美育方面: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奠定一般美学素养基础。重在培养高尚的审美价值观、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造就美的个性。劳技方面:加强养成教育,养成劳动观念,掌握一技之长。社会交往方面:健全的心理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活泼大方的人际交往。(1)礼仪指导:包括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家庭礼仪。(2)集体活动指导:包括队风队纪教育。三、学校发展的近期工作目标与措施1、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学校、少先队、优秀班主任、校外辅导员、优秀家长等组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程,开展文明班级争创活动和雏鹰争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抓社会调查,举办德育讲座,优化少先队组织,把少先队组织建成少先队员自己的组织,强化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办好少先队学校,增强少先队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实行一年一度的少先队选举制度。2、教学方面:①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继续发掘传统教学特色。并制定“三还”“三抓”、“三落实”的计划来培养“基础厚、素质优、能力强、有特长”的学生;“三还”――把课余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欢乐和愉快还把给学生,使教学更活。“三落实”――落实“智优生”、“特长生”的苗子发掘工作,落实培养措施,落实辅导教师,使教学更“特”。②切实抓好课题的研究工作,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上一新台阶。③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设置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3、体卫美劳工作:建立学校业余训练制度、建立运动员档案、训练考勤表、制度训练计划及训练工作总结、建立广播操、眼保健操制度,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全国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最大限度地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清洁卫生岗位责任制、卫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