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食品加工与烹饪习题•一、名词解释1.食品化学保藏(p609)2.食品物理保藏(p711)3.烹饪(p737)4.膜浓缩(p723)•二、填空题•1.食品的腌渍分为(盐渍)和(糖渍)两种方法。•2.烟熏保藏是指利用木屑等各种材料焖烧时所产生的(烟气)来熏制食品,以利于延缓食品腐烂变质的方法。•3.目前最常用的防腐剂是(酸型防腐剂)。•4.烟熏时食品周围熏烟及空气混合的温度不超过(22)℃的烟熏过程称为冷熏法。•5.烟熏时食品周围熏烟及空气混合的温度超过(22)℃的烟熏过程称为热熏法。•6.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冻结点以上的某一适宜温度,保持食品中的水分不结冰,降低(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储藏法叫冷却保藏。•7.用微波能对不同的蔬菜进行热处理,维生素C的含量(几乎不受)影响。•8.(冻结保藏)是指将保藏温度降至冰点以下,使水部分或全部冻结。•9.盐渍食品有腌菜、腌肉和腌蛋等,其中腌菜有(发酵性)和(非发酵性)两大类。•10.液熏法是利用(液态烟熏剂)浸泡食品或喷涂食品表面以代替传统的烟熏式。•11.速冻冷藏法一般是在(30)分钟内快速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从而使食品中的水分来不及形成大的冰晶,甚至仅以玻璃态存在。•三、判断题•1.腌渍食品一般含盐含糖量高,维生素含量低(维生素C在腌渍过程中大量破坏),不适合经常食用。(√)•2.微波烹调的加热时间短而热效率高,因而对热敏性维生素C的破坏相应较小。(√)•3.微波作用会导致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升高。(×)•4.远红外加热具有加热迅速、吸收均一、加热效率高、化学分解作用小、食品原料不易变性等优点。(√)•5.膨化食品经高温高压处理,既可以杀灭微生物,又能钝化酶的活性,同时膨化后的食品水分含量降低到10%以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提高食品的储存稳定性。(√)•6.发酵乳制品的健康价值主要有增加奶的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减少乳糖含量,增加钙、铁的吸收,有利于肠道微生物菌种主要是乳酸菌。(√)•7.发酵乳制品主要包括酸奶和奶酪两大类,生产菌种主要是乳酸菌。(√)•8.按照传统,中国烹饪由菜品烹调和面点制作两大部分构成,前者称为“红案”,后者称为“白案”。(√)•9.膨化技术不仅可以对谷物、薯类、豆类等粮食进行深加工,使粗粮细做,而且还能加工果蔬香料及一些动物蛋白。(√)•10.中国烹饪饱蕴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选用料、精细加工、讲究火候、讲求风味、合理膳食等五大特色。(√)•四、单项选择题•1.烟熏时当温度达到()℃以上时就能杀死部分细菌,降低微生物的数量。A.30B.40•C.50D.60•2.烟熏时食品周围熏烟及空气混合的温度超过()℃的烟熏过程称为热熏法。A.20B.22•C.30D.40•3.在干燥的条件下对食品进行辐照,食品中的糖可与()发生聚合而生成褐色的聚合物,这就是美拉德反应。•A.碳水化物B.脂肪•C.蛋白质或氨基酸D.盐•4.冷冻干燥又称真空干燥、冷冻升华干燥、分子干燥等,是将物料预冷至()℃,使物料中的大部分水分变为固态冰,然后提供低温热源,在真空状态下,使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而使物料脱水的过程。A.-20~-30B.-30~-40•C.-35~-40D.-30~-35•5.发酵乳制品主要包括酸奶和奶酪,生产菌种主要是()。A.干酪乳杆菌B.双歧乳酸杆菌•C.乳酸菌D.醋酸杆菌•6.酿造醋是用粮食等淀粉为原料,经()有氧发酵而产生的。A.酵母菌B.醋酸杆菌•C.乳酸菌D.双歧乳酸菌•7.不属于四大家鱼的是()。•A、草鱼B、鲤鱼•C、鳙鱼D、鲢鱼•8.按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分类,藕、萝卜分别属于()。•A、根菜类、根菜类•B、根菜类、茎菜类•C、茎菜类、根菜类•D、果菜类、根菜类•9.油脂放置较长时间后产生“哈味”的主要原因是()。•A、脂肪的分解B、蛋白质变性•C、蛋白质水解D、脂肪酸败•10.面筋存在于()。•A、面粉之中•B、面团之中•C、面粉和面团中均存在•D、面粉和面团中均不存在•11.黄鳝死亡后放置时间过长不宜食用的主要原因是()。•A、黄鳝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氨基酸,味道不好。•B、黄鳝体内的维生素损失较大。•C、黄鳝体内的组胺酸转化成组胺,对人体有害。•D、黄鳝中的皂素增多,对人体有害。•12.常以()为参考标准来计算相对甜度。•A、果糖B、葡萄糖•C、麦芽糖D、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