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1)第五章 茶树病害第三节 根部病害VIP免费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1)第五章  茶树病害第三节  根部病害_第1页
1/18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1)第五章  茶树病害第三节  根部病害_第2页
2/18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1)第五章  茶树病害第三节  根部病害_第3页
3/18
第五章茶树病害主讲教师:史洪中shz666@sina.com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第三节根部病害•一、茶苗根结线虫病•二、茶苗白绢病•三、茶根癌病•四、茶紫纹羽病概述•根部病害也是茶树病害的重要类型,其中根癌病、茶根结线虫病和茶白绢病都发生都发生在苗期,全国各大茶区都有发生,常引起茶苗的大量死亡;茶紫纹羽病在我国江北、江南茶区小叶种茶树上发生较重。根部病害主要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常引起茶树全株死亡,一旦流行,破坏性极大。主要控制措施有建立无病苗圃、严禁病苗出圃、挖除病株、土壤处理、挖隔离带等。一、茶苗根结线虫病•1.分布及为害症状: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浙江、福建等温暖的产茶区。此病是由一种很小的线虫引起,当线虫侵入茶根后,使根部形成肿瘤,形似黄豆、菜籽等,且大小不一,受害根系无须根,畸形,有时根系末端比前端粗,病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叶片发黄,干旱季节叶片易大量脱落而枯死。2.发生时期及流行条件:•根结线虫是喜高温干燥的好气性生物,1年发生多代,当土温达25~30℃,土壤湿度为50%左右时,在地势高、土壤结构疏松的沙质土中,20~30天就可完成1代,而线虫在表层土壤比在下层土壤发生多,10℃以下时即停止活动。3.防治方法:•①选择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种过花生、瓜类、豆类、红薯等作物的地则不宜作苗圃,如需用作苗圃则应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用3%的呋喃丹5千克拌细土撒在苗床上,或每667平方米用二溴丙烷2.5千克,兑水100倍浇灌苗床,然后再放基肥和铺心土。盛夏应将土壤深翻,在阳光下暴晒10天后再翻1次,可杀灭土壤中的线虫。②对已发病的苗木应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其抗病能力,同时用80%的二溴氯丙烷乳剂100倍稀释液对病株打洞注入3毫升,然后覆土盖洞,或用石灰氮、敌灭威、甲基异硫磷等药物防治。用1:20的茶枯水施入土壤中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二、茶苗白绢病•茶苗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苗圃根部病害。国内分布范围广,为害严重。除茶外,尚能为害瓜类、茄科、麻类、烟草、花生等200多种植物。茶苗白绢病1.症状•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状菌核,由白色转黄褐色至黑褐色。由于病菌的致病作用,病株皮层腐烂,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最后全株死亡。2.病原•是一种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的真菌。菌丝体初无色,后稍带褐色,密集,形成菌核。菌核圆形,表面光滑、坚硬,黑褐色。在湿热条件下产生繁殖体,即担子和担孢子,但不常见,传病作用也不大。3.发生规律•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于病组织上越冬,干燥条件下可存活5~6年。第二年春夏之交,温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沿土隙蔓延或随雨水、灌溉水、农具等进行传播,侵染幼苗根颈部进行为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以6~8月发生最盛。土壤粘重,酸变过大,地势低洼,茶苗长势差,以及前作为感病寄生地,病害发生亦重。4.防治方法•选择生荒地或非感病作物的地作苗圃。注意茶园排水,改良土壤,促进苗木建壮,增强抗病力。感病苗圃应及时清除病苗并进行土壤消毒。药剂用70%五氯硝基苯每方1~2.5公斤,加细土后撒施土面混匀。7~10天后再撒一次。感病较轻的苗木可用药液灌蔸,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0.5%硫酸铜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移栽茶苗叶可用20%石灰水浸泡消毒。•以扦插苗圃中常见,主侧根均可受害。病菌从扦插苗剪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小的似粟粒,大的象豌豆,多个瘤常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瘤。瘤状物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茶苗受害后须根减少,地上部生长不良或枯死。茶根癌病菌为野杆菌属[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etT.)Conn.]细菌。菌体短杆状,具1~3根极生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圆形菌落。发育适温为25~29℃,致死温度为51(10℃分钟)。在ph7.3时发育最好。三、茶根癌病•根癌病菌在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次年环境适宜时,借水流、地下昆虫及农具传播为害。病菌从苗木伤口或切口处侵入,在组织内生长发育,刺激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1)第五章 茶树病害第三节 根部病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