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方案1、土方开挖工程概况本工程±0.000设计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为7.1m,室外自然地坪相对黄海高程平均为5.2m,基坑机械开挖深度为6.85~8.15m(相对于室外自然地坪面标高,预留0.2m土由人挖除),总开挖深度7.05~8.35m。基坑开挖面积近20000m²。土方开挖出土由东侧坡道外运。2、土方开挖顺序2.1、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应按基坑支护施工图示与地下室结施图结合进行,当结施图与基坑支护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有出入时,以结施图为准,并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2.2、土方开挖顺序如下: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土钉墙护坡→第i次土方开挖→土钉墙护坡施工→基础工程→负二层结构→负一层结构→首层结构→二层机构→地下室结构防水→回填土。3、土方开挖要求本基坑选用机械开挖。基坑开挖按设计所留的出土口位置自南向北进行,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与设计的工况一致。基坑土方开挖以“大基坑小开挖”为原则应分层、分段,对称、均衡进行。3.1、土方开挖进行中心岛式开挖;3.2、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土方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m,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m。3.3、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3.4、分次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应先在支撑两侧填土,填土高度必须高出支撑顶部200,然后在其上铺设路基箱,方可在上面通行机械车辆。3.5、夜间挖土时须设红灯警示。3.6、最后20m土方及承台等局部深处应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动应尽快分块施工完成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应延伸至围护体边,并抓紧施工设备底板。3.7、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3.8、本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应特别注意基坑变形情况。同时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排水沟进行检查,及时清除坑内水。3.9、基坑护栏基坑坑边设置黑黄相间双色钢管1.2m以上的双层围栏,立杆间距不得超过2m,并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1.2m钢管扶梯设扶手,坡度不大于35度。4、基坑机械化挖土施工工艺机械化挖土系采用挖土机、装载机等设备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进行提防开挖和运输,具有操作机动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施工应以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为依据。4.1、主要机具设备本机械化挖土工程的机具设备有:挖掘机、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4.2、作业条件4.2.1、场地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已清除,如架空高压线、照明线、通讯路线树木、旧有建筑物内地下给排水已改线。4.2.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深基坑开挖还应提出围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4.2.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4.2.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或疏通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0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阻止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4.2.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4.2.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3、施工操作工艺4.3.1、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工程规模、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高低、施工设备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选用挖土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费用,加速工程进度。操作面狭窄,且有地下水,土的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4.3.2、反铲挖掘机作业常采用沟端开挖和沟测开挖方法。当开挖深度超过最大挖深时,可采取分层开挖。运土汽车布置于反铲的一侧,以减少回转角度,提高生产率。对于较大面积和基坑开挖,反铲可做之字形移动。4.3.3、自卸汽车数量应按挖掘机械大小、生产率和工期要求配备,应能保证挖掘或装载机械连续作业。汽车载重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