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经济国际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含义和内容,了解在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来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第十四章经济国际化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第二节合理利用外资,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15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开始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逐渐加速发展。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形成了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2、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经济全球化首先是生产力在全球范围的扩展过程,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在生产力方面的性质。但同时,这种扩展也是在国际性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秩序中进行的,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展开的,这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另一方面的性质。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3、经济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扩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全球三大经济组织的主导权被发达国家操控(IMF、WTO、WorldBank)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4、清醒地认识中国对外开放面对的国际经济秩序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表明,它在促进资源的国际流动,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很大风险。一方面,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自力更生,艰苦风斗,自强不息。资料: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由美国知名炒家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二、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1、经济国际化的含义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国际化是动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初级阶段的经济国际化。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2、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1)经济国际化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则与信息经济相适应。(2)经济国际化时期国家经济之间为线型联结方式,是双边的经济交往;经济全球化则是普遍的经济联系。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3)经济国际化现象在国家与地区间经常出现。经济国际化是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一国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和程度。而经济全球化囊括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是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球性经济同题。第一节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3、中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推进对外开放,促进民族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战略。中国经济国际化战略从八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