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中文名称:腰肌劳损英文名称:lumbarmusclestrain定义: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肌劳损与长期的不良姿势直接相关,患者首先要注意矫正姿势改变生活方式,尽可能穿平底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查看精彩图册西医学名:腰肌劳损中医学名:肾虚腰痛英文名称:lumbarmusclestrain其他名称:腰臀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所属科室:外科-骨科发病部位:腰部主要症状:腰部疼痛,腰骶部疼痛主要病因:腰椎退行性脊椎炎,棘上、棘间韧带慢性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劳累过度目录基本概述临床表现1.常见症状2.症状特点疾病诊断1.诊断要点2.检查3.症状判断4.辩证分析病因1.原因2.三类病因多功能治疗及日常护理1.多功能治疗2.日常护理常规治疗1.膏药治疗2.理筋手法3.针灸疗法4.针灸注意事项5.推拿疗法6.按摩疗法7.锻炼疗法多发群体:长期保持坐姿者,中老年人传染性:无传染性是否进入医保:是治疗方法:黄家粉包治疗特点:无副作用,效果彻底剂型:祖传外用中药8.食疗法矫正姿势巩固姿势中医疗法1.中医辨证分析2.临床辨证论治3.辨证疗法预防方式1.基本方法2.自我保健3.自我按摩疗法4.如何预防注意事项展开基本概述临床表现1.常见症状2.症状特点疾病诊断1.诊断要点2.检查3.症状判断4.辩证分析病因1.原因2.三类病因多功能治疗及日常护理1.多功能治疗2.日常护理常规治疗1.膏药治疗2.理筋手法3.针灸疗法4.针灸注意事项5.推拿疗法6.按摩疗法7.锻炼疗法8.食疗法矫正姿势巩固姿势中医疗法1.中医辨证分析2.临床辨证论治3.辨证疗法预防方式1.基本方法2.自我保健3.自我按摩疗法4.如何预防注意事项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本病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国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编辑本段临床表现常见症状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有下支牵拉性疼痛,但无串痛和肌肤麻目感。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症状特点一般来说,腰肌劳损的症状有以下一些特点:①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并产生腰椎畸形,严重者须拄着拐杖行走,甚至卧床不起;②肌痉挛常表现在一侧骶棘肌、臀肌或两侧;③压痛点广泛,以棘突两侧、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最为多见;④痛与麻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与足部;⑤X线片、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⑥个别患者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如腹痛等)。编辑本段疾病诊断诊断要点患者多有腰部过劳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腰部酸痛,时轻时重,腰肌劳损--X光片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检查腰部外形多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压痛部位多在骶棘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