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溢淮安历史篇人文篇美景篇美食篇壮丽东南第一州历史篇基本信息江苏北部中心城市,市境西、北接宿迁市,东接连云港,东接盐城市,南接扬州市,西南连滁州市,西南靠近南京。市区: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阴区,经济开发区辖县:金湖县,盱眙县,涟水县,洪泽县夏商周时期: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淮阴,江淮交通更便捷,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明清时期:淮安城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民国时期: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淮安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淮安市,于2001年由原淮阴市更名而来。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22城市之一,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市。淮安市属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市区东距黄海海岸线仅1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淮安市楚州区是已故总理周恩来的家乡.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杰出人物。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淮安是物产富饶的淮河明珠。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283亿吨,居世界首位人文篇•周恩来•周信芳•吴承恩•刘鹗韩信梁红玉关天培美景篇周恩来纪念馆镇淮楼总督漕运部院周恩来故居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明祖陵荷花荡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古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的桃花垠。距离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馆区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总面积有三十五万平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十为水面。岛上建有主馆和附馆,总建筑面积为3265平方米,其中主馆1918平方米,附馆1345平方米,是由南京大学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整个建筑既考虑到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和本地特色,又注意吸取当代建筑的先进技术。镇淮楼镇淮楼,雄居于“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古城淮安的市中心。这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古代宫殿式建筑,飞檐雕栏,宏伟壮观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总督漕运部院,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城区中心,占地约三万平方米,与楚州区标志性建筑镇淮楼、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的历史见证,更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奇迹周恩来故居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隅的驸马巷内。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12月11日,邓小平题写“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故居有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系清咸丰到光绪年间所建的青砖瓦木结构平房,共32间。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