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交通局道路运输工作总结2014年工作总结2014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和社会民生事业,立足部门职能,以构建更为安全、通畅、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环境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解放思想,勇于突破,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建设、养护、管理与运输协调发展,在推动实现服务、法制、责任、廉洁交通行业的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绩:一、主要措施和成效(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路网布局。一是抢抓机遇,科学谋划项目,主动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区、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等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紧紧围绕教育实践活动征求到的意见建议、人大代表意见和政协提案,按照“安全、环保、耐久、经济”的理念,认真贯彻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精细化管理要求,科学掌握标准、灵活运用指标,因地制宜选择公路线形和建设标准,规范、严谨做好项目规划勘测、设计环评、申报审批和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各交通建设项目如期开工。二是完善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严格履行项目建设流程,加强对项目设计变更的审批审查,规范设计变更程序。严格落实项目管理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公开公示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实行局领导包工程质量、进度、施工安全、协调解决问题的包抓负责制,力促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各自职责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监管,消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扎实开展“工程质量建设年”活动,加强原材料管理,坚持项目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检通报制度,强化监理和实验检测管理,严把施工工艺、材料使用、工序控制、安全规程等关口。深入开展公路质量通病治理,优化施工工艺,改进作业手段,有效防范和杜绝路基沉陷、桥头涵顶跳车等问题,切实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五是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第1页共6页拨付,打造“阳光”工程。严格执行《会计法》和项目资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定《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拨付逐级申报、层层审核把关、班子集体研究、及时公开公示,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合法使用,着力打造“阳光”工程和廉洁工程。2014年我局共建设实施重点交通项目4个,建设总里程7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1.1公里,二级公路21.67公里,四级公路37.22公里),计划总投资2.398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2.11亿元,具体为:1.红陶公路续建项目。2014年计划完成精细化工基地至五堆子移民区段21.67公里道路工程,项目共分3个标段建设实施。截止目前,已完成路基、涵洞及油面铺筑任务,正在实施沿线标志标牌等安全设施的安装工程,完成投资7571万元,年底前竣工通车。2.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农村公路16条37.222公里,项目分别位于全县9个乡镇,总投资为3065.1617万元,共分6个标段建设实施。项目于9月10日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投标并开工建设,正在进行路基、涵洞建设,已完成投资700余万元,争取于今年年底前竣工通车。3.同城化石嘴山至银川公路(西大滩至暖泉)项目。项目总长10.5公里,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11869万元,由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实施,我局主要负责协调项目征地拆迁等工作,工程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已于今年7月竣工通车。4.简泉至礼和公路项目。项目总长15.2公里,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4米,总投资29018万元,我县境内长0.6公里,投资额为1000万元。项目由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实施,我局主要负责协调项目征地拆迁等工作。目前,我县境内道路已建成通车,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实施高速公路以西段立交桥建设。(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路网安全通畅水平。一是改革现有养护模式,深化养管体制改革,落实“三阶段”养护理念,灵活采取专业养护、承包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第2页共6页结合方式,提高农村公路管养率。实行月检通报制度,强化考核监督,着力提升养管效能。二是立足安全通畅要求,加大路面养护,着力提升道路安全通行能力。投资32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