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交警队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活动的几点思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熊水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笔者多次深入一线走访和参与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在和群众接触过程中,了解到普通群众对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大多数群众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要讲一个“真”字,不能当成口号来喊一阵风过去之后烟消云散;要讲一个“实”字,不能把活动做在开会学习迎接检查上,实实在在的事却做得少;要讲一个“变”字,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结果对待群众却仍然“冷、硬、推”。笔者认为交警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处于服务最前沿的基层部门,尤其是要注重避免把活动搞得“假、大、空”,要让群众看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思想上要“变”,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服务观念市场经济环境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断侵蚀交警队伍的理想信念防线,不可否认交警队伍中存在“理想信念危机”“宗旨意识消失”问题,个别人身上这种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所以在此次活动中,应当把“理想信念危机”和“宗旨意识消失”问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队伍思想现状专题调研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队伍管理教育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深挖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想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课题和学习内容,必要时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牢牢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观念,在好的思想引领下取得好的成效。应当充分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并有针对性制定先进典型培养推广计划,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工作和学习工作。从而确保交警队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上始终有强有力的教育引导,行动上始终有先进典型示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内部管理教育氛围,使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服务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二、行动上要“变”,畅通民意渠道拉近群众距离中共XX第1页共14页县区委张家良书记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指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笔者认为做到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就要花大力气构建民意渠道,方式上要不断丰富完善,效果上要确保始终有效畅通,通过渠道成功对接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就在身边开展,不断拉近群众距离。一是态度上要“变”。要从态度上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火”一样的热情,作为县一级交警部门,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众打交道,要改变办完事走人的业务型服务模式,在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同时,主动送上些关心和帮助,比如,问上一句“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送上一份征求意见建议表等。要确实把“首问负责制”落到实处,碰到来办事群众主动问候,并负责引导帮助群众完成需办理事项,使群众从我们态度上的改变,产生认同感信任感,为群众敞开心扉提意见建议打基础。二是对象上要“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时,不能仅局限于服务对象或有业务联系的单位和部门,还要努力拓展听取民意的范围,以往走访工作中忽略的对象这次要包揽其中,以往未关注到的群体这次要纳入视线,特别是要到边、远、散、小的山区农村群众家中走访,上门听取意见建议和开展服务工作。三是方法上要“变”。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已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谈心工作制度、定期走访制度、召开座谈会、公布监督电话、设置意见箱等。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和形势任务变化的要求,构建新的民意渠道,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覆盖面。笔者认为现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就是一条重要的听取民意渠道,互联网接入千家万户,成功构建网络渠道,群众坐在家中即可表达心声。奉新交警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他们在活动中通过网络向156个乡镇、县直属单位、社会团体发放意见征求函,收到回复函83封,意见33条有益建议21条;分别建立“奉新交警”微博、“奉新交警服务平台”qq群,与网民互动收集意见建议26条。尤其是qq群的建立,深受群众喜爱,第2页共14页为遍布全国各地的奉新籍人员提供了一个实时服务途径,不但接受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还解难答疑接受业务咨询,服务对象每月达到150人次以上。四是能力上要“变”。善于和群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