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反思教育习惯》一书有感VIP免费

读《反思教育习惯》一书有感_第1页
1/4
读《反思教育习惯》一书有感_第2页
2/4
读《反思教育习惯》一书有感_第3页
3/4
读《反思教育习惯》一书有感读《走向新教育》一书有感现今我们教师都涌身于课改的浪潮中,大家都在挖空心思的启发学生的原动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赋予他们教学主体的角色,使他们能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走向新教育》一书中提到两个关键词“正螺旋状态”和“负螺旋状态”。正螺旋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及同伴的表扬,从而体验了成功,当这种成功感一次次强化,逐渐自信心也随之强化了,这样,这个学生就进入了一个学习的“正螺旋状态”。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上升的状态,就是步入成功的轨道。反之,一次次打击和批评,就必然造成厌学,必然没有自信,就步入了一个“负螺旋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下降的状态,它会使学生彻底放弃。那么对待处于“负螺旋状态”的学生,我们应从哪几方面做起呢。一、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是很难通过高高在上的表扬使孩子获得。如果孩子处干“负螺旋状态”,就好比掉在一个坑里,他已经非常困难了,你站在坑上表扬他是没有用的。你也要跳到坑里去,就是说要去学会换位理解他的困难和痛苦,要找到和他的“共同体验”和“共同语言”,才可能找到帮助他的有效办法,否则他就很难爬上来,更谈不上成功了。有一次,我去教一年级学生跳短绳,有个学生,他的协调性很是欠缺,连握绳的姿势都要教很长时间,更别提跳绳了。每当学生们展示各自的跳绳技巧的时候,他要么低头不语,要么用绳子或身体干扰别人,看到别人失败后,他的情绪得以发泄,心理得以平衡。课后我找他交谈,他也曾努力练习,但是就是跳不起来,所以他选择放弃。对待他的这种状况,我曾试着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夸张式的表扬,但一回到跳绳,又引起了他的痛苦回忆,情绪再次落到底谷。于是我思量了很久,决定还是要让他勇敢的面对困难,针对自己的弱点想对策。我给他制定了个人记录卡,让全班的同学与我一起来关心他,每刷新一个记录,由教师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表第1页共4页扬,同时我在课余时间与他一起交流,商讨,共同寻找好的方法,不断的给他打气,树立他的自信心,终于他的记录有了突破“2”、“5”、“8”、“10”""“45”,当他连续跳到“45”的时候,全班都为他而欢呼,相互奔走转告,连他自己都不感相信这是真的,我在班级的黑板上将他的名字写的大大的,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从他那热泪盈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激动,看到了他的自信心的恢复""这个孩子就这样学会了跳绳、爱上了跳绳。二、体验成功感“成功感”是孩子自身的体验,没人能代替他体验,作为处干“负螺旋状态”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创造条件,去获得成功的体验。不要总拿着高于他自身的标准去要求他,他达不到就没有成功感可言。教师要适当降低难度,让他能够达得到,成功的体验就会在他身心产生。千万不要认为低难度没用,新西兰某校五年级的一堂课上教师提问“你们想想,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由此可见,新西兰五年级的那个“蛋糕题”同我们五年级孩子承受的学习难度,已是多么强烈的对照。但有一点已经不必怀疑,就是他们小学五年级那个“蛋糕题”,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生。我们在体育教学上,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有的组运动水平强些,在游戏中表现的很亢奋,成绩突出,而有的组相对运动能力弱些,总处于失败的结局,不能体会成功的他们渐渐泄气,不再积极投入,甚至于放弃游戏。我便根据他们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将强的同学分组进行比赛,较弱的学生也分组进行比赛,将学生放入势力相当的环境中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同学去感受成功。况且成功的体验不一定只在运动技能上,我们也可在思想品德、课堂常规、行为习惯、创新思维中为学生创设条件去感受成功。深刻的成功感,即使在孩子遭遇失败时也会对孩子以持续的支持,这比你的表扬更可靠。所以“成功感”是“自信心”的基础。三、挖掘求知欲第2页共4页在“自信心”和“成功感”下面更深一层,还有一个要素叫“求知欲”。每个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失去自信心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反思教育习惯》一书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