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与砂浆混凝土部分一、判断题1.水泥混凝土在空气中养护要比在水中养护的强度高。()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越高越好。()3.现行规范中对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是控制最大水胶比和最小水泥用量。()4.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强度能得到保证,但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好。()5.在结构尺寸及施工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粒径的粗集料,这样可节约水泥。()6.混凝土在保持集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砂率值,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7.因水资源短缺,所以应尽可能采用污水和废水养护混凝土。()8.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时,坍落度法比维勃稠度法更准确。()9.水胶比在0.4~0.8范围内,且当混凝土中用水量一定时,水胶比变化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影响不大。()10.选择坍落度的原则应当是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11.影响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是总用水量的多少。因此,可采用多加水的办法调整和易性。()12.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13.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多对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越有利。()14.在常用水胶比范围内,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15.在混凝土中,拌合物水泥浆越多和易性就越好。()16.同种骨料,级配良好者配制的强度高。()17.路面混凝土的设计指标用抗折强度。()18.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可采用加大水胶比的方法。()19.计算混凝土的水胶比时,要考虑使用水泥的实际强度。()20.混凝土存在一个合理砂率,即在能够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获得要求的流动性的前提下使水泥用量最少。()二、单选题1.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水泥强度等级B.水泥种类C.砂的粗细程度D.水泥浆稠度2.混凝土和易性包含的主要内容是()。A.粘聚性B.保水性C.流动性D.A+B+C3.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A.水泥用量B.用水量C.水泥浆量D.水胶比4.提高混凝土流动性的正确做法是()。A.增加用水量B.掺入减水剂C.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D.增加水泥用量5.混凝土的()强度最大。A.抗拉B.抗压C.抗弯D.抗剪6.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mm的混凝土。A.≤80B.≤60C.≤40D.≤207.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来选取。A.水胶比和砂率B.水胶比和捣实方式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8.测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标准试件尺寸为()。A.70.7mm×70.7mm×70.7mmB.100mm×100mm×100mmC.150mm×150mm×150mmD.50mm×50mm×50mm9.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时,若采用100mm×100mm×100mm的试件,试验结果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1A.0.90B.0.95C.1.05D.1.0010.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A.水胶比和水泥强度等级B.养护温度和湿度C.水胶比D.砂率11.提高混凝土强度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增大水胶比B.采用卵石C.提高养护温度D.注意保湿12.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温度、湿度以及骨料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胶比越小越不能满足水泥水化反应对水的需求,混凝土强度也越低B.混凝土结构松散、渗水性增大、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时环境湿度太大C.施工环境温度升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强度上升也较快D.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骨料的强度1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主要参数是()。A.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B.用水量、水泥用量、水胶比C.用水量、水胶比、砂率D.水泥强度等级、水泥用量、砂率14.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配制强度要比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高些,提高幅度的多少,取决于()。A.设计要求的强度保证率B.对坍落度的要求C.施工水平的高低D.设计要求的强度保证率和施工水平的高低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的值是根据混凝土的()要求来确定的。A.强度及耐久性B.强度C.耐久性D.和易性与强度16.当配制混凝土用砂由中砂改为粗砂时,其砂率()。A.应适当减小B.应适当增加C.不变D.无法判定17.防水混凝土达到防水的目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改善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B.掺加适量的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