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4篇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1:天经地义:tiānjīngdìyì: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强调本该如此第1页共13页不行变更。:经:常道、原则;义:事理;指天地间许久不变的常道和真理形容肯定正确,天经地义,不容变更。也表示无可怀疑的意思。:天经地义、毋庸置疑、不行争论、千真万确;:大谬不然、岂有此理、荒谬绝伦、天理难容;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认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的意思就是说:礼就是全下下人的常道,是人间社会的正理,也是老百姓的行为规范。孔子是最起先提倡发扬礼的第2页共13页人,孔子三十五岁的时侯,大夫季氏在家里排演了一次舞蹈,这个舞蹈虽然在家里,但是却动用了六十四个人。孔子知道了以后很生气。依据周礼的规定,跳舞的时侯八个人算一佾,而只有天子才可以动用八佾,即六十四个人的舞蹈队;诸侯可以动用六佾。季氏是个大夫,他只可以动用四佾的舞蹈队。可是他却动用了天子才可以用的规格来搞演出,真是大逆不道啊!孔子特别生气的说:“季氏怎么可以做这种越礼的事情来呢,他这样子还有什么更出格的事情做不出来呢?”清。谭嗣同《仁学》第十:“俗间妇女,昧於理道,奉腐儒古老第3页共13页之谬説为天经地义。”巴金《鬼—一个人的自述》:“便是一个简洁不过的人,倘使睁开眼睛望见自已心的深处的伤痕,也会对那所谓万世不移的天经地义起了怀疑罢。”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妻子忠于丈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许多现代新女性破天荒的变更了这种思维。爱惜我们安家立业的生活环境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从小就应当实事求是的教化孩子如何爱护环境。第4页共13页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2成语名称:天经地义成语拼音:tiānjīngdìyì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指肯定正确。好用性:常用感情色调:中性词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年头:古代成语说明:经:规范;义:正理。肯定正确,不能变更的道理。第5页共13页成语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成语造句:浩然《艳阳天》第95回:“不劳动不得食,这是新社会的章程,也是天经地义的道路。”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释义“经”指常规,原则“义”指正理,准则。天经地义比方正确的,不行变更的因而也不容置疑的道理。故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但是,景王生第6页共13页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准备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在这种状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如何运用王室安静。参与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乐大心等。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变更,也不容怀疑。”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足,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第7页共13页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供应兵卒、粮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复原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天字开头的成语天际海角天翻地覆天罗地网天花乱坠天真烂漫天女散花完美无缺天经地义天下无双天之骄子包含有天字的成语无敌于天挟天子以以天下为暗无天日感戴二天鸡犬升天别有天地囊血射天贪天之功天低吴楚第8页共13页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3[成语拼音]tiānjīngdìyì[成语说明]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肯定正确,不能变更的道理。也指天经地义的事。[典故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成语故事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释义“经”指常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