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五章作物病害防治技作物病害防治技术术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病害水稻病害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水稻苗期病害统称烂秧,是水稻苗期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总称。生理性烂秧常见的有烂种、漂秧、黑根和死苗等。侵染性烂秧有绵腐病、立枯病等。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症状绵腐病发生在水育秧田。最初在稻种颖壳裂口处或幼芽的胚轴部分出现乳白色的胶状物,后逐渐向四周长出白色绵絮状菌丝,呈放射状。病苗基部腐烂而枯死。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症状立枯病多发生在湿润育秧田、旱育秧和保护地育秧的地块,一般成片发生。发病早的,植株枯萎,潮湿时茎基部软腐,易拔断。发病晚的病株逐渐萎蔫、枯黄,仅心叶残留少许青色而卷曲。初期,茎不腐烂,根毛无或稀少,可连根拔起,以后茎基部变褐甚至软腐,易拔断。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绵腐病立枯病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病原绵腐病由层出绵霉A.prolifera(Nees)deBary、稻绵霉A.oryzaeItoetNagal、鞭绵霉A.flagellataCoder等病原菌引起,属鞭毛菌亚门,绵霉属真菌。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病原立枯病(1)腐霉菌Pythiumspp.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2)镰孢菌Fusariumspp.属鞭毛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3)茄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发病特点1.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菌丝或卵孢子产生游动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靠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2.镰刀菌以菌丝、厚壁孢子在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在病苗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3.丝核菌以菌丝、菌核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以菌丝蔓延传播和菌核随流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精选种子,适期播种,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用冷水直接灌溉,掌握“前控后促”和“低氮高磷钾”的施肥原则。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水稻苗期病害〓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1)防治立枯病可选用5.5%浸种灵II号5000倍液浸种;播种覆土后,选用30%土菌消水剂在播前浇透水后喷雾。(2)防治绵腐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0.2%硫酸铜液,喷药时应保持浅水层;或在进水口处用纱布袋装硫酸铜100~200g,随着水的流动溶入秧田。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稻瘟病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在我国各稻区发生严重。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40%~50%,如不及时防治,特别严重的地块将颗粒无收。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稻瘟病★★症状症状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水稻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稻瘟病稻瘟病★★症症状状苗瘟谷粒瘟穗颈瘟节瘟叶枕瘟叶瘟稻瘟病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稻瘟病★★症状症状发生在3叶期以前。初期在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淡红色或黄褐色,严重时病苗枯死。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灰绿色霉层。苗瘟稻瘟病★★症状症状苗瘟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稻瘟病★★症状症状发生在3叶期以后,因水稻品种抗病性和气候条件不同,病斑分为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和褐点型等4种症状类型。叶瘟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稻瘟病★★症状症状叶瘟白点型在感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