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平移的特征》是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10.2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平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意义上讲,平移是基本的图形变换。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了平移的概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图形变换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能通过观察、操作,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在本章学习中,学生又先学习了“轴对称”,进一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案设计。3.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探索、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解决平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感受科技的强大力量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学习。(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移特征的探索。难点:平移知识的运用。四、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为了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达到本节课的目标,我选择在网络教室授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讲授法、归纳法、练习法。五、教学设计流程图:开始复习回顾回答问题网络进入学习网站,打开“基本概念”网页进入学习网站,复习平移概念网络六、教学过程与整合点:步骤内容与设计意图教学方法整合点与软件(一)复习回顾进入学习网站,回顾平移的概念及要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自主学习进入学习网站,打开复习网页(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主动性。】演示法播放上海正广和大楼完成平移过程的视频。(三)学生进入学习网站,自主探索①“平移前自主探究教师课前在网站中视频导入引出新课多媒体播放正广和大楼平移视频,提出问题多媒体观看平移视频思考问题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网络进入学习网站,打开“平移的特征”网页打开网页,动手操作探究平移的特征网络结束师生总结布置作业教师补充总结学生总结实时点拨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抢答课堂小练习网络打开“用平移设计图案”“拼图游戏”网页网页白板打开“生活中的平移”网页,解决问题打开“生活中的平移”网页,提出问题网络网络白板设计平移图案,进行拼图游戏巩固平移的特征思维升华提高能力网络播放成功平移正广和大楼视频网络观看平移成功的视频,回答问题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归纳特征教师课前建立学习网站,设置探究内容白板小组代表归纳平移的特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对应线段、对应角有何变化?”探索②“平移后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通过探索,把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得到发展,启迪智慧。】讨论法准备探究动画,学生进入学习网站,打开“平移的特征”网页,学生可以反复播放动画,自主探索平移特征。(四)小组合作归纳特征小组合作探究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平移的特征:“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发生变化;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共线)且相等。”【促进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小组合作讨论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边播放动画,一边整理平移的特征。运用电子白板展示小组探究结论。(五)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cm,则CD=cm.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EFG,如果∠ABC=52°,则∠EFG=.3.将面积为30cm²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的形状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cm².【对应平移的几个特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