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中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1.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2.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3—5题3.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D.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4.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5.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6—7题:6.“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8.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9.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0.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A.煤—电—铝B.煤—电—铜C.煤—焦—化D.煤—铁—钢1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1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防洪C.航运D.旅游14.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1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B.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扩大耕地面积C.实行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D.实行退耕还牧,提高草原面积16.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机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17.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农作物仍能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优势B.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的优势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暖流的影响。18.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19.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广大林区和农区20.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④C.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