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郑州市金水区招教试题真题一、单选(共80题,每小题0.8分)1.教学与发展的提出者是(A)A.赞科夫B.布鲁纳C.杜威D.赫尔巴特2.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D.社区7.奖励使联结加强,惩罚使联结减弱,这是(A)A.效果律B.练习律C.强化律D.准备律3.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趋于完善和自动化的智力形式是(B)A.操作技能B.智力技能C.认知策略D.学习策略4.把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是依据(C)A.课程的组织形式B.课程的功能C.课程的任务D.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者20.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D)A.共青团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23.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又可以选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运用了(B)A.正例与反例的配合B.变式C.比较D.直观性30.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是(D)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B.是否具有科研能力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D.能否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50.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目的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C)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51.学校教育产生于(C)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A.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B.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C.培养学生的体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53.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D)A.复式教学B.个别化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54.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是(B)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持续性评价55.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困难,但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换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C)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积极的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习惯56.美国行为主义代表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这是(B)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5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C)A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B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C以学生发展为本D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8.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C)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期D扬长避短59.不属于我国一贯以来的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D)A.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培养学生的道德、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D.教育要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60.“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体现了(C)的教育理念A前制度化B制度化C非制度化D上述三项61.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C)A社会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基础教育制度62.某教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方式是(D)A仁慈专断B放任自流C民主型D强硬专断6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A示范性B复杂性C长期性D创造性64.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说明教师是(B)A组织者B研究者C管理者D示范者6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是指未来(A)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A10B15C20D3066.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积极作用称为(D)A同化B负迁移C顺应D正迁移67.“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C)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68.狼孩实验表明,个体错过了某一方面的最佳发展之后就很难再得以发展,这体现了下列(B)A.最近发展区B.关键期C.阶段性D.顺序性69.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公安机关70.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在(B)年A1905B1903C1879D191471.概括化迁移理论代表人物是(A)A贾德B苛勒C洛克D加涅72.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B)A竞争型B合作型C个体化型D放任型73.艾利斯ABC理论中,B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