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1、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的循环流动为()A.资源——产品——再生资源”B.“资源-—产品-—环保产品”C.“资源-—环保产品——二次资源”D.“再生资源——资源—-产品”2、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耕地数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荒漠化是中国耕地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B我们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还要保护耕地的质量。实施秸秆还田,治理水土流失都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有效方法。C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D采用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是好的尝试,通过向农民发放补助资金,提高农民保护农田的积极性。3、下列关于汽车尾气污染治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污染较小的替代性燃料主要有天然气、轻烃、乙醇汽油、生物柴油及甲醇汽油等.B通过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法,使汽车内燃料充分燃烧,能有效减少污染气体的生成量。C通过机外净化技术把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变成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也能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D来自川流不息的小汽车尾部的排气孔是大气重要的污染源,安装尾气净化器是解决汽车尾气的根本办法。4、下列对“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在核心价值上具有相同性,前者体现后者自然系统观的实质,同时也遵循着后者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B.“低碳经济”与“生态①文明”关注的对象是一致的,都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前者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后者主要关注的一个部分。C.“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相容的,两者在协调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上的探索可以相互替代。D.“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在策略手段上有通用性,在碳减排实践目标上,发展低碳经济,也可以看作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5、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储存和可运输的非可再生能源B.生物质就是植物类,人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C.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一次能源D.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6、绿色消费主要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对其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B。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C.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实现可持续消费D.绿色消费主要指的是买东西时候选择绿色产品7、优化国土布局包括()①编制发展规划②规划主体功能区③转变发展布局④合理开发海洋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8、自行车普及率世界第一的国家是()A法国B朝鲜C荷兰D中国9、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壤修复技术日益发达,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土壤淋洗技术复原土壤的原始状态.B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C使用污水灌溉,使用污泥作为肥料都会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D农膜覆盖技术为农业带来了增产,但同时也带来了农膜污染。农膜污染处理成本高,不断在土壤中累积,危害人们的健康。10、2014年被列如世界遗产名录的是()A云南红河哈尼梯田B中国大运河C湖南武陵源D江西庐山11、下列有关循环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②循环经济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③循环经济具有低污染、高消耗、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的特征④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④12、“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①阳光经济②风能经济③氢能经济④生物质能经济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水葫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外来入侵物种,使得云南滇池等地水葫芦泛滥成灾.但是现在昆明每年都花半年在养殖水葫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