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各系统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讨论稿)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工艺....................................................1二、消火栓系统施工工艺................................................................9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工艺..................................................11四、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工艺..........................................................21五、大空间智能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工艺...............................26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2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工艺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首先应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找到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组织设计交底,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办理好技术变更洽商,确定施工方法和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2。2主要设备材料:2。2.1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应符合消防工程安装的有关内容。2。2.2主要设备: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设备;消防中心控制设备;消防备用电源;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燃气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显示报警器;各类模块(中继器);各种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设备;消防1通讯设备(如消防电话);消防广播设备。2。2.3一般常用的材料:管材、型钢、线槽、电线、电缆、金属软管、防火徐料、异型塑料管、阻燃塑料管、接线盒、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子、焊条、氧气、乙炔、钢丝、铅丝、防锈漆、膨胀螺栓、胀塞、成套螺丝等。2.3主要机具:套丝机、套丝板、液压煨弯器、手动煨弯器、电焊机、气焊工具、台钻、手电钻、砂轮锯、电锤、开孔器、压线钳子、射钉枪、钢锯、手锤、活扳手、水平尺、直尺、角尺、钢卷尺、线坠、电烙铁、电炉子、锡锅、扁锉、圆锉、压力案子、压力钳子、电工工具、工具袋、工具箱、万能表、兆欧表、试铃、试烟器、手提电吹风机等机具。2。4劳动力配备: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作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员、电工、焊工等应持证上岗。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钢管内导线敷设线槽配线→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调试→检测验收交付使用3。2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3.2。1进场管材、型钢、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和砂眼棱刺,无凹扁现象,镀锌层内外均匀完整无损。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翅边等变形现象。3。2.2配管前应根据设计、厂家提供的各种探测器、手动报警器、广播喇叭等设备的型号、规格,选定接线盒,使盒子与所安装的设备配套。3.2。3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管路长度超过30m,无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2管路长度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3。2.4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3.2。5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2。6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安装允许偏差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3。2.9敷设在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3。2.10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如表6—l,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0。15~0。5m。3。2。12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经装修单位允许,直径20mm及以下钢管可固定在吊杆或主龙骨上。3.2。13明配管使用的接线盒和安装消防设备盒应采用明装式盒.3.2。15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均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