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XX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全省总人口707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935万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将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全省“三大经济战略”之一,列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连续多年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目前,已形成“政策措施到位、管理服务规范、技能素质提高、内外信息联通、转移规模稳增”的基本格局。到20XX年底,全省转移就业总规模达1315.5万人,其中省外转移918万人,年创劳务总收入达1530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湖南农民增收主要途径和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为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逐步完善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相继出台了《XX省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XX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XX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指导意见》、《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XX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意见》、《关于确定XX省十大劳务品牌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省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保持了全省农村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二、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着力提高就业服务能力随着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尤为重要,工作任务越来越重。20XX年,我厅与省编办、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XX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同时,我厅又下发了《XX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与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工作职责、经费来源、服务场地和服务规范。第1页共5页突出加大了扶持基层平台的力度,在正常的经费预算之外,由省、县财政分别按5∶5的比例分担,每年从本级就业补助经费中给予每个乡镇4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同时给予市州XX县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年10至15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用于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了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力推动基层平台建设向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到20XX年底,全省2217个乡镇已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2191个,建站覆盖率98.8%(含一站辖多乡),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了人力资源、就业信息和培训台帐。三、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素质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和需求,结合实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订单式培训。2005年,启动实施了“湘西地区扶贫技能培训工程”,对32个县市的贫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人均培训补贴标准1000元。2007年,启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扶贫培训工程”,从2008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对全省75万户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培训,每年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安排1.5亿元,到去年底该项目共完成培训65万人。从20XX年起,启动实施“百千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对我省经济发展紧缺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补贴,标准为1000元至2000元。同时,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工程”、“阳光工程”、“星火计划”、“雨露计划”、“建筑业农民工骨干培训计划”、“安全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促进了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由“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参加各种培训人员的就业率在90%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9%,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使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实现了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和体面就业。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针对每年春节后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深入开展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您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专门为农民工送政策、送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