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精神依法治国心得体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着力抓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州今年3月5日至15日和3月3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分别在北京举行。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和稳增长调结构紧要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切实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准确把握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紧紧抓住这一本质要求的关键所在,为我们着力抓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州的重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此,通过近段时间来就自己深入对今年全国两会主要精神的学习,谈如下几点认识体会与思考。一、对深入学习贯彻今年全国两会主要精神的体会(一)对全国两会的认识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国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并可以向政府表达利益与诉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名符其实地讲,全国两会已是我国每年极其重要的政治盛会,不仅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重要舞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独特而闪亮的“名片”,而且还是外界观察我国发展走向的“窗口”和政策走势的“风向标”。所以说,全国两会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尤其是对于国家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二)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大意义1.今年全国两会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精神首先,两会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切实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心聚力。从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财政工作报告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工作报告及两高工作报告,这些报告都鲜明体现了协调推进第1页共9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代表及委员们的审议发言和议(提)案建议,紧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闻媒体全方位深研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进一步报道审议情况。二是切实聚焦经济发展新常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进一步树立新观念、用好新机遇、展现新作为。人大常委会和政协以及两高工作报告都表示要适应新常态,切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代表及委员们审议发言时也认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进一步认清速度变化、结构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强化责任担当,奋发进取、主动作为。三是切实突出了法治。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担负起法定监督职责,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两高报告强调,努力让各族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代表及委员们的审议发言,也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关注深化法院改革和深化检察院改革的举措。四是切实审议通过立法法修正案。立法法修正案对涉及完善立法体制、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加强备案审查、规范和监督司法解释等方面的四十一条法律规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修改,将对完善的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次,两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精神:一是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回顾指出,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发展环境复杂严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顺利地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二是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把握20XX年的总体要求,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从而实现中国经济体制增效升级。要把握20XX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就业率第2页共9页4.5%以内,进出口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