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杜晓林副院长在纪念教师节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杜晓林副院长在纪念教师节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大家好!在今天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硕果累累的秋日,在农院人齐心协力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键时刻,我们全校师生员工隆重集会,纪念我国第二十个教师节的到来,同时表彰北京市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行青年教师拜师活动。今天是我们大家的节日,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到会的老领导、老教师、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从教30年的老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向获得“三育人”先进集体的单位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的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你们节日愉快,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感谢你们在“三育人”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经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1951年改为“五一国际劳动节”与教师节合并。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注意发挥人民教师和知识分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从这一天起,我们全体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对教师职业的定义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有“道”才能传道,业“精”才能授业,不“惑”方能解惑。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我国专门设立教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我们高兴地看到,设立教师节的二十年,正是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二十年,是教育战线捷报频传、教育工作者心情舒畅的二十年,是教师地位不断提高的二十年,也是我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步的二十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燃尽泪始干”,我校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呕心沥血,甘于奉献。北京农学院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1978年重建时近似一张白纸的校园上描绘出一张美丽的图画:现在我校已经建立9个系(部)和三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近7000名本专科学生;两个硕士点;600多位在职教职员工;376位专任教师,其中有38位具有正高职称,122位副教授,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教师中有42位博士,177位硕士,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接近60%。同时我们还有近300位离退休教职员工作为学校智力的宝贵人才库,随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二十年来,教师们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显著,某些项目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推广基地遍布北京郊区和北京周边地区,为北京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