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所选取答案一律填涂到答题卡上)1.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2.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时期应是A.春秋战国B.秦汉C.隋唐D.明清3.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4.中国近代史上,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这种“庇护”所依据的特权是()A.协定关税权B.设立和管理租界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5.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相关解释中,错误的是()A.“法法”是指效法法国B.“贼”是指太平天国C.“此书”是指《资政新篇》D.“无人”中的“人”是指洪仁玕6.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①⑤B.②④C.③⑤D.①③7.“历史”有时也指历史记载或历史撰述。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的要求写成的历史著作。下列文献中,历史记载特征鲜明的是A.《蒋介石日记》B.《春秋》C.《张学良回忆录》D.《史记》8.图1是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中国大地上的一首歌曲。这一期间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图1A.同时提出“以俄为师”的主张B.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C.将革命的重心转向广阔的农村D.领导国民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9.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谈话中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由此可见他()A.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B.视卢沟桥事变为全国抗战的开始C.准备抗战的同时态度尚不够坚决D.希望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同抗日10.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11.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来源:高考资源网]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13.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14.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