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理科生物期中试卷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空格内。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1.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精子进入输卵管内3.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D.脊髓、脊髓、脑干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5.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7.右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8.某学生未吃早饭,到第四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作用相反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10.观察甲、乙两地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甲地广见大型青蛙B.乙地广见大蝌蚪地方性11.有关免疫功能过强和过弱的各例中,不正确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B.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C.AIDS是免疫功能过弱(缺陷)造成的D.肿瘤的形成是免疫过弱造成的1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B.在体液免疫中可能不止一次用到吞噬细胞C.体液免疫中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是对人体细胞的黏附D.抗体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因此结核杆菌也可被抗体直接消灭13.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能提高产量,根据的原理是()A.减少其蒸腾,保持水分,使其代谢旺盛B.减少营养器官的生长,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C.破坏顶端优势,供其多产生侧枝,从而提高产量D.避免生枝过多,出现落花落果,从而减低产量14.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④⑤15.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没有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1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