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检测技术在材料加工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学习目标:掌握常用的几种无损探伤方法,了解无损探伤在工业领域的应用。2材料的缺陷检验材料的缺陷:是指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和损伤。(1)制造中的缺陷是指材料在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和机械加工中所产生的气孔、缩孔、疏松、夹渣和裂纹等缺陷;(2)使用中产生的损伤,如磨损、腐蚀和疲劳裂纹等。3无损检验无损检验:是在不破坏零件、构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不改变材料的成分、性能及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探测零件材料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及其某些物理性能。无损检验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三方面:①监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②产品出厂前的成品检验和用户验收检验③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检验4常用的无损检验方法①渗透探伤②磁粉探伤③涡流探伤④超声波探伤⑤X射线探伤5磁粉探伤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一、磁粉探伤原理将铁磁材料制成的工件放在磁极之间,工件中就会有磁力线通过。如果工件内部没有缺陷且各处的磁导率一致,则磁力线在工件中分布是均匀的。6当工件中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存在时,构成缺陷的是非磁性物质,磁导率很低,磁阻很大,必将引起磁力线在工件中的分布发生变化,在缺陷处的磁力线发生弯曲。若在漏磁场施加磁粉或磁悬液,则漏磁场对磁粉产生吸引从而显示缺陷的痕迹。7漏磁场所谓漏磁场,就是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在不连续性处或磁路的截面变化处,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表面时形成的磁场。漏磁场形成原因:由于空气的磁导率远远低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如果在磁化了的铁磁性工件上存在着不连续性或裂纹,则磁感应线优先通过磁导率高的工件,这就迫使一部分磁感应线从缺陷下面绕过,形成磁感应线的压缩。8磁粉探伤的方法:按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①纵向磁化零件磁化后产生平行零件轴线的磁力线。可以探测与零件轴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缺陷。采用直流电或交流电通过线圈或铁轭磁化。②横向磁化零件直接通电或使穿过零件的心轴通电,使在零件内产生垂直零件轴线的磁力线,可探测轴向缺陷,即平行或近于平行零件轴线的缺陷。③联合磁化零件通电后同时产生纵向和周向磁力线,可以探测零件上任意方向上的缺陷。9磁粉是磁粉探伤的显示介质。一、磁粉1.磁粉的种类磁粉分为非荧光磁粉和荧光磁粉两大类。非荧光粉按颜色,分为黑磁粉、红磁粉和白磁粉。黑磁粉:成分主要是Fe3O4,主要用于检验浅色工件,在磁粉探伤中应用较为普遍。红磁粉:成分主要是Fe2O3,常用于检验黑色工件。白磁粉:是由黑磁粉与Al2O3或MgO合成,主要用于黑色工件。磁粉10磁粉检测按其显示方法不同,可分干粉显示法和湿粉显示法两种。湿粉显示法:先把磁粉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水磁悬浮液或油磁悬浮液,检测时磁悬液均匀的喷洒在被测工件表面上,工件表面上缺陷处的漏磁将吸附磁粉,形成磁痕而显示出缺陷。磁悬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能显示工件上的微小缺陷。干粉显示法:用的磁粉必须充分干燥,被检工件表面也必须充分干燥,否则由于磁粉流动性差,不容易均匀分布而影响缺陷显示。干粉显示时,一般将磁粉喷雾于工件表面后,再将没有被吸引的剩余磁粉吹去,工件表面上所剩的是缺陷处被漏磁吸附形成的磁痕。11磁悬液把磁粉和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溶液称为磁悬液。磁悬液有三种:油悬液、水悬液和荧光磁悬液。12磁粉探伤的一般工艺过程预处理---磁化---施加磁粉---磁痕观察---磁痕分析---退磁---后处理预处理1)清理焊接接头表面的油污、铁锈、氧化皮、飞溅、残留焊剂及焊渣。2)使用干粉法,要干燥磁粉与工件表面。3)用化学清理法后,若清理液与磁悬液酸碱性不同,也应干燥工件表面。13磁痕观察是对工件上形成的磁痕进行观察与记录的过称。磁痕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采用非荧光磁粉时,可在一般照明光源下直接观察;采用荧光磁粉时,必须在暗室紫外线灯下进行观察。磁痕分析分为两大类:表面缺陷磁痕、近表面缺陷磁痕。退磁退磁是将工件经磁粉探伤后残留的磁场减小为零的过程。后处理后处理就是清除工件残留的磁粉或磁悬液,及干燥工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