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GD一些基本术语•浆液密度–浆液中固体浓度的量度标准(12%-18%)•酸不溶物–有时也称惰性物质.指的是一部分在强酸中不溶解的洗涤塔固体.酸不溶物是洗涤塔固体中存在多少飞灰及其它惰性物质的量度标准•离子:一个原子或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电荷相反的离子经常反应形成沉淀或离子对•沉淀:溶液中离子形成固体的趋向溶解:溶液中固体溶解并形成离子的趋向•盲区:溶液中离子抑制固体溶解的趋向•pH:溶液酸度及碱度的量度标准.•石灰石化学计量比:定义为被吸收的SO2总摩尔数,除以加入的石灰石总摩尔数。分析固体中的SO4,SO3,及CO3来确定:–亚硫酸盐氧化:吸收的SO2被氧化成硫酸盐的量除以吸收的O2的量,分析固体的硫酸根及亚硫酸根确定–液气比(L/G)–循环浆液流量比率为————————————————处理气体流量–通常表示为L/1000Nm3•排污(排出)量BlowDown(Bleed)Rate–浆液或液体从FGD工艺除去的量•回收水ReclaimWater–浆液中固体浓缩并除去后返回脱硫的基本原理烟气脱硫的全部化学反应是在吸收塔与吸收塔贮槽两部分内完成的。烟气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被吸收而成为H2SO3,此时H2SO3被离解为H+及HSO3-离子,一部分HSO3-被烟气中的O2氧化成H2SO4,再和循环液中的CaCO3进行中和反应,成为CaSO4.2H2O;一部分HSO3-在吸收塔贮槽中被空气氧化成H2SO4,再和原料中的CaCO3中和,形成CaSO4.2H2O。SO2的吸收剂为CaCO3浆液由制备系统进入吸收塔贮槽底部。此部分新鲜吸收液与塔内未反应完的吸收液及部分石膏体混合,经吸收塔再循环泵送入吸收塔上部,继续进行吸收反应。吸收反应生成的石膏晶液,经吸收塔贮槽下部的排出泵送至石膏制备系统。SO2吸收系统吸收塔采用川崎公司先进的逆流喷雾塔。烟气由一侧进气口进入吸收塔的上升区,在吸收塔内部设有烟气隔板,烟气在上升区与雾状浆液逆流接触,处理后的烟气在吸收塔顶部翻转向下,从位于吸收塔烟气入口同一水平位置的烟气出口排至除雾器。川崎逆流喷雾塔具有如下特点:吸收塔的构造为内部设隔板、排烟气顶部反转,出口内包藏型的简洁吸收塔;采用川崎螺旋状喷嘴,所喷出的三重环状液膜气液接触效率高,能达到高效吸收性能和高除尘性能;通过烟气流速的最适中化和布置合理的导向叶片,达到低阻力、节能的效果;吸收塔出口部具有的除水滴作用可降低除雾器负荷,确保除雾器出口水滴达标;出口除雾器的布置高度底、便于运行维护、检修、保养;吸收塔内部只布置有喷嘴,构造简单且没有结垢堵塞;通过控制泵运行台数,可以针对负荷的变化达到经济运行;低压喷嘴需要泵的动力小,为节能型,单个喷嘴的喷雾量大,需要布置的数量少;喷嘴材质为陶瓷,耐腐蚀、耐磨损,具有3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吸收塔塔体材料为碳钢内衬玻璃鳞片。吸收塔烟气入口段为耐腐蚀、耐高温合金。吸收塔内上流区烟气流速达到4.0m/s,下流区烟气流速为10m/s。在上流区配有4组喷淋层,每组喷淋层由带连接支管的母管制浆液分布管道和喷嘴组成。喷淋组件及喷嘴的布置设计成均匀覆盖吸收塔上流区的横截面。喷淋系统采用单元制设计,每个喷淋层配一台与之相连接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每台吸收塔配三台浆液循环泵。运行的浆液循环泵数量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和对吸收浆液流量的要求来确定,在达到要求的吸收效率的前提下,可选择最经济的泵运行模式以节省能耗。吸收了SO2的再循环浆液落入吸收塔反应池。吸收塔反应池装有6台搅拌机。氧化风机将氧化空气鼓入反应池。氧化空气分布系统采用喷管式,氧化空气被分布管注入到搅拌机桨叶的压力侧,被搅拌机产生的压力和剪切力分散为细小的气泡并均布于浆液中。一部分HSO3-在吸收塔喷淋区被烟气中的氧气氧化,其余部分的HSO3-在反应池中被氧化空气完全氧化。吸收剂(石灰石)浆液被引入吸收塔内中和氢离子,使吸收液保持一定的pH值。中和后的浆液在吸收塔内循环。吸收塔排放泵连续地把吸收浆液从吸收塔送到石膏脱水系统。通过排浆控制阀控制排出浆液流量,维持循环浆液浓度在大约25wt%。脱硫后的烟气通过除雾器来减少携带的水滴,除雾器出口的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3。两级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的出口烟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