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教师课程领导力:角色与任务随着我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逐渐深入,学校的领导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在这次课程领导力建设中的角色是什么?任务是什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笔者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内容后,基于基层学校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供大家借鉴。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中应该有七项角色,即:理念的更新及主动践行;课程的创新推动及支持;课堂的改变及自觉实践;学生学习的引领及合作;同伴的互助与共进;资源的整合及使用;人际的沟通及协调。实现五个任务,即:通过各种途径,自觉生成鲜明的课程意识;在实施与开发课程中,引领其他教师实现课程开发与创造;实施有效教学与发展性学习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实质性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教师一起创造学习共同体。同时,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中教师还是主动、自觉践行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和课程目标的最核心力量。一、教师何以会成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领导在区域课程领导力中,我们认为课程建设是课程领导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课程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的角色、他们的可能作为和他们的现实作为都决定了教师会成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领导。(一)从课程领导力建设理念定位教师的角色“课程领导力是指按照一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所进行的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实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能力。课程领导力的内涵要素主要包括: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能力;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能力;学校课程实施能力;组织学校课程实践的决策、引领和调控能力。”[1]教师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线执行者和实施者,在学校课程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关系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作为学校课程领导的主体之一,不是被动地执行学校的课程计划,而是以专业者的角度,推动学校的课程发展。教师有权利参与学校课程发展决策,通过教学和反思,来达成学校课程目标。这里就涉及教师对自身专业角色的定位问题。教师作为学校课程研究人员,以认同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理念为前提,并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实施贯彻,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目标的落地。当然,教师在实施中也有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他会从学生的现状和专业的认知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加工、补充和完善,从而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实施。其实也是解决课程应该由谁来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的问题。让课程领导力在课程建设中成为一种现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课程决策到课程实施,教师始终是学校课程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力量,必然成为学校课程发展的领导者。(二)从可能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来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成为一个成熟的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进行课程领导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及学校课程发展为目的,表现出来的个体参与和设计课程的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决策和实施课程的能力。”[2]由此可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课程领导力建设中的应有之意。教师课程领导力是通过教师参与课程领导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专业能力,在团队协作下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最终达成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过去,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主要思考“怎么教”,而对“为什么教”以及“教什么”这些更深层的问题缺乏应有的思考。教师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就要站在课程的立场,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更广阔的视域来回应这些问题,不再是稀里糊涂地教,而是要明明白白地教。教师思考和发展的空间更大,由此带来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大有可为的。教师在课程领导中为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三)从课程改革实践重视教师的现实作为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实施对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学习、总结、完善,以适应新课程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践重视教师的现实作为,教师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通过与课程领导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努力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