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净化概念•血液净化: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去除其中某些致病物质,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原理:是利用弥散的原理:通过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到达浓度低的一侧,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和过多的水分,分子量小于500道尔顿。如血中的尿素氮、肌酐、钾、磷、氢离子等物质通过透析膜向透析液侧扩散,透析液中的碳酸氢根、钙等离子通过透析膜到达血液侧。•血液净化专业特点•i.高难度•设备更新速度快,操作难度大,缺少专业培训。•2•高费用•患者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3.高要求•各种治疗和操作行为高度透明,治疗时间漫长,是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及家属要求高•4•咼风险•治疗范围广,涉及多学科,危重症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少,工作强度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连续性肾脏治疗(CRRT)等•腹膜透析•居家透析•目前已知的尿毒症毒素有200余种•游离毒素•小分子毒素<500中分子毒素500~5000大分子毒素>5000•蛋白结合类毒素(25种)蛋白血液透析适应症•(1)终末期肾病,透析指证: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l.73m);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l.73m)。当有下列情况时,可酌情提前开始透析治疗: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等不能有效治疗者,如容量过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和营养状态恶化,尤其伴有恶心、呕吐者。•(2)急性肾损伤•(3)药物或毒物中毒•(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液滤过(HF)模仿正常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原理,以对流方式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对流:当水通过透析膜大量移动时会拖拽溶质一起移动,这一溶质拖拽现象称为对流转运。对流转运是一种伴随大量溶体经透析膜移动同时发生的溶质被清除的物理现象,大大改善了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但对小分子清除差,治疗过程需要补充大量灭菌、无致热源的置换液。•血液滤过适应症•1.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2.顽固性高血压•3常规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和心力衰竭•4.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5.尿毒症神经病变•6.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多脏器衰竭及病情危重者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是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结合,具有两种治疗模式的优点,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机制清除溶质,在单位时间内比单独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清除更多的中小分子物质•适应症:同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一组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传统的CRRT技术每天持续治疗24h,目前临床常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时间做适当的调整°CRRT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替代功能受损的肾脏,近年来扩展到常见危重病人的抢救,成为各种危重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与机械通气等同样重要。•CRRT特点•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耐受性好,比较平稳,持续、缓慢的方式清除废物和水分,多用于ICU中合并多器官衰竭的重症ARF。•CRRT技术种类•1.缓慢连续超滤(SCUF)•2.连续性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3.连续性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4.连续性一静脉血液透析(CVVHD)•5.连续性高通量透析(CHFD)•6.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7.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CRRT适应症•1.肾脏疾病•(1)重症急性肾损伤(AK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需要持续清除过多水或毒物,如:AKI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慢性肾衰竭(CRF):合并急性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2•非肾脏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术后、严重感染等。(IL-1、IL-6、TNF-a、CR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液体潴留、需要大量补液、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过高热等。•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