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李、包裹运输事故处理一、行李、包裹运输事故的种类和等级(一)行李包裹事故的种类1・火灾。2・被盗(有被盗痕迹的)。3丢失(全部未到或部分短少,无被盗痕迹的)。4•损坏(破损、湿损、变形等)。5•误交付。6•票货分离、票货不符、误装卸或顶件运输时。7•其他(污染、腐坏等)。(二)行李、包裹事故等级行李、包裹事故按其性质和损失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三个等级以及事故苗子。1•造成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事故(1)由于承运的行李、包裹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达3人的;(2)物品损失(包括其他直接损失,以下同)价值超过3万元(不含3万元)的;(3)尖端保密物品、放射性物品灭失。2•造成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大事故(1)由于承运的行李、包裹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重伤的;(2)物品损失价值1万元以上(不含1万元)至3万元的。3.一般事故(1)承运的行李、包裹发生火灾爆炸的;(2)物品损失价值200元以上(不含200元)至1万元的。4.事故苗子在运输行李、包裹过程中(自承运时起至交付完毕时止)造成轻微损失及一般办理差错为事故苗子。事故苗子包括:(1)损失轻微,其价值不超过200元(含200元)的;(2)被盗在30日内破案并追回原物,损失轻微的;(3)票货分离、票货不符、误装卸及时发现纠正,未造成损失的;(4)误交付及时发现并取回,未造成损失的;(5)未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的;(6)违反营业办理限制。二、行李、包裹事故责任划分(一)不属于承运人责任的范围1•不可抗力;2•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或合理损耗;3•包装方法或容器不良,从外部观察不能发现或无规定的安全标志时;4•托运人自己押运、带运的包裹(因铁路责任除外);5•托运人、收货人违反铁路规章或其他自身的过错。(二)承运人内部站、车责任的划分1•直接发生事故的车站和列车,应主动承担责任。2•在查询过程中,未按规定期限答复时(除已查明的直接责任者外),事故责任列逾期答复站、段。3由于违章承运行李、包裹造成事故时,事故责任列承运站。如:承运未按规定包装的行李、包裹时;应派人押运的包裹无押运人时等。4。中途站对包装破损,未加整修继续运送,造成事故时,事故责任列应整修而未整修的车站。对符合规定包装要求的行李、包裹,能够证明直接造成包装损坏站、车的,发生的事故时,事故责任列直接造成破损的站、段。5•站、车交接时,接收方不盖规定名章或印章不清无法确认,以及接收方应签收而未签收,或虽已签收,但对件数、包装等情况,站、车双方有异议时,而在开车后3h内(如区间列车运行超过3h不停时为前方停车站),又未拍发电报确认的发生事故,责任列接收站、段。6•列车到达终到站后、超过lh不签收或虽未超过lh而列车人库,行李、包裹未卸完,发生事故时,列终到站责任。7•车站对无法运送的无主行李、包裹,逾期积压不报或顶件运送,应承担事故责任。8•由于装卸责任造成事故时,责任列装卸部门。但装卸与客运同属一个单位的除外。9•事故赔偿后,又找到原来的行李、包裹,而旅客或收货人又不愿领取时(确有欺诈行为除外),事故责任仍定原单位。10•由于行车事故造成的行李、包裹事故,由行车安全监察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负责。11•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行李、包裹事故,责任单位列“其他”。(1)由于列车紧急制动,造成行李、包裹损失时。(2)因发、收货人责任给第三者的行李、包裹造成损失时。(3)其他无法判明责任单位的事故。12•事故处理在核定事故单位时,如发生站、车各方意见不一致,可将事故记录连同附件,逐级上报,由上级机关仲裁核定。若站、车属一个铁路局管辖的,报铁路局;跨局的,报铁道部。(三)承运人和旅客、托运人或收货人共同承担责任经承运人证明事故是由承运人和旅客或托运人的共同过错所致,应根据各自过错的程度分别承担责任。三、行李、包裹事故处理原则行包事故的处理,本着公平合理,实事求是,重合同、守信誉的原则,积极主动办理赔偿。承运人应积极与托运人或收货人进行协商解决。四、行包事故的立案和调查行李、包裹事故的立案调查和处理一般由到站办理。行李、包裹在发站装车前全部灭失、毁损时,由发站办理。(一)行李、包裹事故的立案1•行李、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