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百合春天经济适用房工程沉降观测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河南森苑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O—三年三月十六日1、工程概况2、作业依据3、方案概述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观测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要求4、沉降观测精度其他要求内业精度评定与数据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上交成果资料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漯河市人民路与燕山路交叉口东300米路南,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为6度。本工程共有五个单体工程和一个地下车库工程组成。1#楼地上十层,住宅,各层层高均为,室内外高差,建筑物东西长,南北宽,总建筑面积为,建筑总高度。2#楼地上十一层,住宅,各层层高均为,室内外高差,建筑物东西长,南北宽,总建筑面积为,建筑总高度。3#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住宅,地下室层高为,地上各层层高均为,室内外高差,建筑物东西长,南北宽,总建筑面积为5210m2,建筑总高度。4#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住宅;地下室层高为,地上各层层高均为,室内外高差,建筑物东西长,南北宽17m,总建筑面积为,建筑总高度。5#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地下一层为戊类储藏室和设备用房,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三层及以上为住宅;地下室层高为,地上一层层高为米,二层层高为米,三至十七层各层层高均为,室内外高差,建筑物东西长,南北宽,总建筑面积为,建筑总高度。2、作业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3、方案概述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在施工影响范围外布设水准基点,在结构主体承重墙或者承重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在结构施工至±以上,一层墙体、柱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第一次观测,上部每加高3层观测一次,直到建筑物进入稳定期停止观测。观测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观测。、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根据对沉降观测点观测的需要及《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监控网拟布设成由4个基准点组成的一个环形的二等水准网,编号为BM1〜BM4咼程测量米用独立假设咼程系统。基准点将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采用建筑物外固定物体上水准基点标石方式。墙柱式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上。其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及“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布点,均布于原有建筑物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设计及“规程”的有关要求,在各建筑物能反映变形特征的墙(柱子)上,如建筑物的四角、中点、沉降缝两侧,沿外墙每隔20米左右墙柱等处,房屋室外地坪±以上布设观测点。沉降观测点采用墙柱式水准标石。标志的埋设位置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水管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观测点编号采用顺序编号法。观测点的观测观测点与基准点组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原则上按与监控网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要求施测,不同之处是;①受场地条件限制,固定设置镜站和立尺点在实施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不做十分严格的要求,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②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亦不做十分严格的要求,但应尽可能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以减小前后视距差不等的影响,保证成果质量。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要求在建筑物施工阶段,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和加荷情况而定。每加高3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不均匀沉降或发现建筑物有裂缝时,在征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同意时立即进行逐日或2-3日一次的连续观测;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根据规范要求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