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在用火方面进步的地方是()A、使用天然火B、保存火种C、照明防寒D、人工取火3.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早在原始社会,半坡原始居民就培植出世界上最早的()A、粟B、小麦C、红薯D、水稻5.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尊奉谁为人文初祖A、盘古B、黄帝C、炎帝和黄帝D、禹6.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2500年C、公元前1600年D、公元前1100年7.废除禅让制,开创父死子继王位世袭制事件的是()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禹死启继8.商王盘庚曾把都城迁到了殷,后人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殷是今天的()A、河南安阳B、陕西岐山C、河南郑州D、河南新乡9.成语“助纣为虐”中的“纣”指的是()A、夏朝国王B、商朝国王C、西周国王D、东周国王10.西周时期,诸侯的产生是通过()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1.春秋时期开始的标志是()A、西周灭亡B、齐桓公称霸C、晋文公称霸D、周平王东迁洛12.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吴王阖闾D、越王勾践13.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A、王权衰落B、诸侯争霸C、民族融合D、大一统1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1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方的国家是()A、齐国B、秦国C、燕D、楚16.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畜牧业发达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铁器开始使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17.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C、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18.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西周B、夏朝C、东周D、秦朝20.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30年D、公元221年21.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这种写法是()A、甲骨文B、小篆C、草书D、楷书22.下列内容不符合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是()A、在全国实行郡县制B、定都咸阳C、最高统治着称皇帝D、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23.下列各项表述,秦朝时一家四兄弟的情况不准确的是()A、老大去守长城常年不回家B、老二在家中种地却忍饥挨饿C、老三去修阿房宫却累死在工地D、老四天天在街上看诸子百家书24.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A、好大喜功B、统一文字C、加强专制统治D、享受穷奢极欲的生活25.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A.旧石器文化B.青铜文化C.新石器文化D.铁器文化26.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27.这是一座战国时期设计建造的至今保存完整,仍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灵渠28.“破釜沉舟”的故事与下列哪一次战役有关()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二、非选择题(44分)29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他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1)他是谁?他是什么时期的人?(2分)(2)他创立了哪一学派?他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2分)(3)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5分)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末农民要把收获的2/3上缴国家,秦始皇还大兴土木,连年用兵,大量的农民长期脱离生产,去服役或打仗。材料二:秦始皇晚年,有人在一块陨石上面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大怒,下令将住在陨石周围的人全部杀死材料三: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秦二世统治),陈胜、吴广在去戍守边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