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食品药品流通环境与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全面掌握全区食品药品流通环境与监管现状,探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区政协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上旬,区政协主席张新平,副主席赵来存、朱志平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和区政协办、区政协文史委有关负责同志对全区食品药品流通环境与监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与成效(一)基本现状目前,全区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190户,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521户(生产企业12户,生产加工小作坊509户);食品经营单位2756户(包括食品小摊点65户);餐饮服务单位1876户(大型餐饮服务单位48户,中型餐饮服务单位232户,小型餐饮服务单位1183户,餐饮小摊点413户);保健食品经营单位37户。全区有涉药单位516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户,药品经营单位85户(XX县区66户,乡镇所在地19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户;药品使用单位429户(县级医院5户,乡镇卫生院16户,村卫生所194户,个体诊所171户,计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其他医疗机构43户)。化妆品经营单位210户。(二)主要工作成效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流通环境与监管工作,各职能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牢固树立“站稳为民监管立场,筑牢安全保障底线”的宗旨意识,坚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通过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秩序不断好转,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有效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用药安全。1.深化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理顺。按照省、市、区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部署,区上整合原食药监、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重新组建了新的食药监局,并加挂xx市xx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牌子。区食药第1页共5页监局核定编制126名(其中行政编制15名,工勤编制3名,事业编制108名),目前在岗人员114名(其中机关18名,稽查局25名,评价中心5名,派出机构66名),到位率90.4%。同时,在各乡镇、街道办设立了18个食药监所,有效解决了乡镇监管执法“短腿”问题。2.突出重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坚持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市场集中整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整治、农村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学校周边食品小摊点集中整治、违法生产经营儿童鱼肝油专项整治、食用明胶和使用明胶生产加工食品、餐饮单位“两超”治理、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小摊点等专项整治工作。药品方面开展了以打击虚假注册申报、违法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为重点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并在“两会”、“高考”、“旅游文化节”等重大节会和重点时节,对接待宾馆、考点周边商店、餐饮单位、旅游景区饭店进行全面隐患排查。20XX年累计出动食品执法人员3352人(次),检查餐饮单位5889户(次),办理各类违法案件39件;出动药械执法人员716人(次),检查涉药械单位1289户(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78件,案件查处率100%。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714人(次),办理违法食品案件25起,涉药案件16起,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278份,取缔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户7户,监管覆盖面保持了100%,有效预防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3.科学防控,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健全了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全面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批发商、大中型餐饮单位100%的落实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通过早期介入、规范标准、风险防控、全程跟踪,全面加强源头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了区、乡、村三级报告网络系统,建立完善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严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评价质量要求。继续推行落实“十统一”管理措施,药品购销环节索证索票、可追溯率均实现了100%。对化妆品经营企业基本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健全了监管档案;严格落实进货验收、第2页共5页索证索票、留存检验报告和批准文件制度,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