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溶解度难题及答案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IIIJ02050温度/CA.20°C时,12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50g的水中B.30°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将甲溶液从50C降温到30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答案】B【解析】A.根据20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分析;B.根据30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分析;C.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分析;D.根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解:A.由图可知,20°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20C时,12g的乙物质不能完全溶于50g的水中,故错误;B.由图可知,30°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C.将甲溶液从50C降温到30C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因为此时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D.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是错误的。点睛:饱和溶液与溶解度。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J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C降温到tJC,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t温度D.t2°C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答案】A【解析】s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0og+sX100%。tJ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C、t2C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4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75g,错误;D、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错误。故选A。s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X100%。100g+s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J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B.t2C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j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B【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B、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C,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2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钠放在右盘且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o【点睛】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溶液浓度的转移溶液时溅俯视读温度比10203040506D度S-ENHiCl33337J241.44585046D.29.6M2+0.848.4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