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钢带增强排水管施工方案北角路道路工程(航空路~港南路)江苏祥盛建设有限公司北角路项目经理部2013年7月10日聚乙烯钢带增强排水管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北角路道路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水管道除收集附近部分地块及道路雨水外,转输来自航天路及扬子江路的雨水,收集后排入跃进河水系。污水K0+000-K0+500段地块收集后往北穿越航天路后沿跃进河东侧继续往北最终排入金港大道现状污水管道;K0+500-K1+300段地块污水收集后排入扬子江路现状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距离道路中心线为14.3米。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东侧人行道外,距离东侧道路红线为1.1米。2、管道要求:管道采用聚乙烯钢带增强管,管道覆土在1米至2米的,管道环刚度大于8kn/tf,管顶覆土在2米至4米的,管道环刚度大于等于12.5KN/F,管道环柔性应满足各管材类型的环柔性试验要求,压扁率应$30,管道冲击强度要求应按照GB/T6112进行,落锤质量3.2kg,冲击高度2M,试验结果以管道内壁无破裂为合格。2、施工方法:一、一般要求:1、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上。当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不宜小于0.7m。2、施工时,应根据管顶的最大覆土,对管材环刚度进行复验,如管材环刚度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应采取退换货处理;对沟槽及其两侧原状土的情况应进行核对,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应要求改变设计或采取相应的保证管道承载能力的技术措施。3、在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时,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0.5m以下。管道在敷设、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受冻,必须在工程不受地下水影响,管道达到抗浮要求时才可停止降低地下水。4、管道应直线敷设。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利用柔性接口转角或利用管材柔性进行折线或弧线敷设时,其偏转角度和弯曲弧度应符合生产厂规定的允许值。5、管道施工的测量、降水、开槽、沟槽支撑和管道交叉处理、管道合槽施工等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及本地区排水管道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执行。6、对采用承插式接头的管道,插口插入的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二、沟槽要求:1、沟槽槽底净宽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可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当管径大于等于DN60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500mm。2、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确定。3、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开挖并清理至设计标高。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填天然级配砂石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并整平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95%。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4、槽底不得受水浸泡。当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沟槽防泡措施,防止管道漂浮、沟壁坍塌等事故发生;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三、管道基础及地基处理:1、管道基础应采用中粗砂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中粗砂换填,换填厚度为管道基础往下600mm,密实度不小于95%。2、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3、管道基础中在机械连接、承插式接口等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详见图4、凹槽长度、宽度和深度可按管道接头尺寸确定,在接头完成后,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图6.3.3管道接口处的凹糟5、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处理宜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不得采用打入桩、混凝土垫块、混凝土条基等刚性地基处理措施。槽6、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四、管道连接及安装:1、管材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管材断口处必须进行密封,不符合标准者,严禁下管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