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经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就应该踏实的去做!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用停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v=求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会越来越快,怎样计算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呢?各段的平均速度有什么关系呢?假设猜想平均速度越来越大。实验设计探究[实验设计方案]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沿斜面滑下时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用公式v=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3•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金属片、停表和刻度尺。4.实验方法与步骤:(1)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斜面的距离s1,把$]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路程(米)运动时间(秒)r平均「速度(米/秒)s=2.41t二1v二1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经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就应该踏实的去做!s=1.22t=2v二2(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f(3)根据测得的J利用公式VF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a?。实验点拨1.测量小车通过的距离要用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使用时要做到“放对、读对、记对”。2.测量时间要用停表,实验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使用熟练后可减小测量时间时的误差。考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例】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上的平均速度为V,路程s上的平均速度为V,路程s上的平均速度为V。112233那么,V]、V2、V3的大小关系是。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经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就应该踏实的去做!答案:斜面、小车、亥I」度尺和停表;V=s/1;变速讥亠先点拨: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变速运动,用刻度尺和停表分别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用V=s/t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小车的运动越来越快,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正常眼视物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进行矫正。3.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进行矫正。知识点1:眼睛眼睛的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相当于一架可变焦的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如图所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折射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折射能力变强,也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因此眼睛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经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就应该踏实的去做!【例】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答案:D点拨:因为眼睛相当于照相机,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选项D的说法错误,本题选Do知识点2: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近视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