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灌肠治疗(详细)VIP免费

中药灌肠治疗(详细)_第1页
1/6
中药灌肠治疗(详细)_第2页
2/6
中药灌肠治疗(详细)_第3页
3/6
XX中医医院XX科中医特色之中药灌肠一、概述:中药直肠灌肠疗法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灌肠袋,通过直肠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中医学理论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二、适应症:中药灌肠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上感、肺炎、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等。三、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1)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尽量不采取大量不保留灌肠,以免刺激肠蠕动,使药液不易保留。(2)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3)测量药液温度,39°C〜41°C,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4)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5)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6)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7)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四、注意事项(1)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2)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C〜41°C,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3)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息烽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中药外敷使用登记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灌肠治疗(详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