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CU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治思路-徐道妙-教授VIP免费

ICU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治思路-徐道妙-教授_第1页
1/62
ICU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治思路-徐道妙-教授_第2页
2/62
ICU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治思路-徐道妙-教授_第3页
3/62
徐道妙教授湘雅医院ICU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省ICU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攻方向:危重病人心血管功能监测及心肺保护、多发伤特别是重症脑损伤的诊治共发表论文3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获省部级课题4项,获省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医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次,已指导研究生12名ICU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治思路徐道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目录CONTENTSICU常见致病真菌分类及药敏情况2ICU中IFD的治疗策略3卡泊芬净在ICU的优势4ICU患者IFD的特点11.VincentJL,RelloJ,MarshallJ,etal.JAMA2009;302(21):2323-2329.2.VincentJL,BihariDJ,SuterPM,etal.JAMA1995;274(8):639-644.•导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显著增加医疗负担,花费占ICU总体的40%1,2*非心源性死亡死亡率60%感染与感染相关脓毒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率高1.AniC,etal.CriticalCareMedicine2015;43(1):65-77.2.GustotT,etal.CurrOpinCritCare.2011;17(2):153-159.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参考死亡率(%)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0204060脓毒症;27严重脓毒症;32脓毒症休克;54真菌引起脓毒血症的病例持续增加MartinGS,ManninoDM,etal.NEnglJMed.2003Apr17;348(16):1546-54.脓毒症病例1979-2000年美国连续监测脓毒血症的病例数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25,000150,00075,00025,00015,00010,0005,0000Gram-negativebacteriaGram-positivebacteriaFungi根据致病生物体,脓毒症在美国的病例数,1979-2000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参考真菌性sepsis病例增加了207%China-SCAN研究表明:侵袭性念珠菌病引起的严重脓毒症高达55%ICU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n=306)脓毒性休克28%非脓毒性休克27%非严重脓毒症45%严重脓毒症55%注: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血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GuoF,YangY,etal.JAntimicrobChemother.2013Jul;68(7):1660-8.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参考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策略——分级诊断,分层治疗治疗策略诊断级别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预防治疗未诊断+---经验性治疗拟诊++--抢先治疗临床诊断+++-目标治疗确诊++++治病人治发热治实验室治真菌病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版)Infection.2014Apr;42(2):263-79.ICU患者最突出特点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遭到破坏宿主因素PLoSPathog.2008Feb8;4(2)e35.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版)真菌被选择为优势菌群——微生物屏障的破坏侵入性的操作,人体粘膜、上皮和皮肤屏障破坏——解剖屏障破坏脓毒症、营养障碍,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免疫屏障破坏(HLA-DR)使正常定植与体表皮肤和体腔黏膜表面的条件致病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与血液念珠菌具有“亲上皮细胞”特性——通过内吞和渗透进入上皮细胞念珠菌侵入上皮细胞–粗箭头,内吞作用–细箭头,渗透作用SheppardDCetal.ColdSpringHarbPerspectMed.2014Nov3;5(1).屏障破坏让定植念珠菌发生入侵,转化为感染•白念珠菌感染首先形成芽管,并借助于胞壁最外层的粘附素等结构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之后芽管逐渐向芽生菌丝或菌丝相转变,并穿入细胞内生长。GowNAetal.NatRevMicrobiol.2011Dec12;10(2):112-22.•皮肤屏障直接破坏,让菌丝相向细胞内“穿入”生长更容易,导致真菌感染。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第07期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年,第1卷,第五期VallésJ,etal.InfectDisClinNorthAm,2009,23:557-569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ICU内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约20%为血流感染(BSI),其中近87%与中心静脉导管(CVC)有关血管内导管分离出的病原体中白色念珠菌占第二位生物膜是一种附着于活组织或无活力组织的表面、由其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多聚基质(ECM)包裹的有结构的菌细胞群体真菌生物膜的存在对耐药性产生影响:生物膜形成可使真菌耐药性增加1000倍导管相关感染血管内导管置入可导致念珠菌感染不同部位血管内导管置入均可导致念珠菌感染,其中颈内静脉导管置入所致念珠菌感染比率可高达55%回顾性收集西班牙大型综合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所有静脉导管尖端念珠菌培养阳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ICU真菌感染特点及诊治思路-徐道妙-教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