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液循环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第一节心脏生理第二节血管生理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照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也是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并具有分配血液和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作用。第一节心脏生理第一节心脏生理一.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㈠心动周期与心率1.心率及其生理差异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称为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每分钟60~100次;平均约75次。心率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出现差异。第一节心脏生理第一节心脏生理一.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㈠心动周期与心率2.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心率的快慢。以成人每分钟心率75次计算,每个心动周期平均历时为0.8秒(60秒÷75次=0.8秒/次)。其中心房收缩历时0.1秒,心房舒张0.7秒;心室收缩历时0.3秒,心室舒张0.5秒。第一节心脏生理第一节心脏生理一.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㈠心动周期与心率2.心动周期有以下特点:①收缩期<舒张期②房室活动不同步③有全心舒张期④持续时间与心率呈反比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脏的泵血功能㈡心脏的泵血过程左、右心室的泵血过程相似,下面以左心室为例加以说明。心房收缩期减慢充盈期快速充盈期等容舒张期心脏舒张期减慢射血期快速射血期等容收缩期心脏收缩期脏泵血过程心㈡心脏的泵血过程㈡心脏的泵血过程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舒缩是导致心房与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梯度又是推动血液流动和心瓣膜启闭的直接动力,瓣膜的启闭则保证了血液的定向流动,导致心室容积改变。表4-1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压力、容积、瓣膜、血流等变化心动周期分期压力比较瓣膜开闭心内血流方向心室容积房室瓣动脉瓣室缩期(0.3s)等容收缩期(0.05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上升最快关闭关闭无血液进出心室不变快速射血期(0.1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最高关闭开放心室→动脉(量大,速度快)快速减小减慢射血期(0.15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关闭开放心室→动脉(量小,速度慢)减小(最小)室舒期(0.5s)等容舒张期(0.06~0.08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下降最快关闭关闭无血液进出心室不变快速充盈期(0.11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最低开放关闭心房→心室(量大,速度快)快速增大减慢充盈期(0.22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开放关闭心房→心室(量小,速度慢)增大房缩期(0.1s)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开放关闭心房→心室房缩期挤入量约占总量30%增大(最大)(三)心脏泵血功能评价(三)心脏泵血功能评价1.心脏的输出量⑴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①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正常成人安静时搏出量为60~80ml。②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三)心脏泵血功能评价(三)心脏泵血功能评价1.心脏的输出量⑵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①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为心输出量。②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凡能影响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能影响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心肌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肌后负荷(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静脉回心血量上次射血后心室余血量(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前负荷↑心肌初长度↑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左心室功能曲线这种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最适宜的心肌前负荷可使心肌的收缩力及其搏出量达到最大,反之,则相反。(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2.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是心肌收缩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后负荷。在前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不变的条件下:搏出量↓动脉血压(心肌后负荷)↑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