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BloodTransfusion张清张清输血输血了解自身输血的作用了解自身输血的作用掌握输血的适应证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大纲要求了解血浆代用品的种类与作用了解血浆代用品的种类与作用掌握输血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掌握成分输血的种类和用途输血输血将体外的血液有型成分和血浆增量剂经过血管滴注病人体内的过程,称为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输血输血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输血输血血液的理化特性色泽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比重全血:1.050~1.060血浆:1.025~1.030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酸碱度pH:7.35~7.45血容量5000ml左右输血输血血液的生理功能输送O2和CO2,在肺和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输送养份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保持体温恒定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输血输血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红细胞向机体组织运送O2,带走CO2白细胞粒细胞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淋巴细胞细胞免疫(T)及体液免疫(B)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输血输血第一节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一、输血的适应证大量失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输血输血根据2000年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Hb>100g/L不需要输血;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Hb70~100g/L时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应尽量不输。输血输血二、输血途径输血途径静脉输血动脉输血周围静脉穿刺(加压输血器)中心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输血操作复杂,可发生肢体缺血、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现多已不用输血输血输血速度成人一般5ml/min(400ml输注时间约80分钟左右)老年或心脏病人约1ml/min,小儿10滴/min;对大量出血输入速度宜快,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病人意识状态调整输血速度如无失血情况,术前输血速度一般宜1~2ml/min三、输血速度输血输血四、注意事项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血单。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除了生理盐水外,不可向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内加入任何药物,以免产生药物配伍禁忌或溶血。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及尿的颜色等。输血完毕后,血袋应保留2小时,以便必要时进行化验复查。输血输血第二节大量输血(massivetransfusion)概念:一次输血量大于2500ml24小时内输血量达到或超过5000ml[K+]pH红细胞内ATP、2,3-DPG血小板、凝血因子破坏输血输血1、低体温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体温<34℃时,凝血因子、血小板计数正常,也将失去正常凝固性中心静脉输血,当导管接近窦房结时可导致致命的心律失常输血输血2、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血钾(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皮质类固醇作用)碱中毒(轻度碱中毒对氧亲和力无影响,严重碱中毒显著增加氧的亲和力,组织缺氧)一过性酸中毒(血浆酸度、钾离子浓度影响)输血输血3、枸橼酸中毒结合游离钙枸橼酸血钙降低低血压、脉压差减小,左心室压、终末期舒张压、肺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抽搐或惊厥,手术野渗血增多,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输血输血4、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变化贮存血2,3-DPG低大量输入氧亲和力升高,组织缺氧5、凝血功能变化血液1~6℃保存超过24小时,血小板活力丧失输血输血第三节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一、发热反应临床表现:最常见,发生率2%~10%。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2小时内。表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体温可达39~40℃,30分钟~2小时后缓解。原因:①免疫反应: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②致热源:输血器或制剂被致热源污染。③细菌污染和溶血。输血输血治疗:①症状轻的可先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的停止输血。②抑制发热反应的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伴寒战者肌注哌替啶或异丙嗪。预防:①应强...